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站在甲板上,凝望这片海(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锐视点

让教育多一些代入感

■田红军

置身甲午战场,剜心刮骨般的耻辱感涌上心头;参观海军博物馆,向海图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把官兵代入特定的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悟,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就会大大增强,就能达到其他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事实证明,感同身受的教育最能打动人,也最能吸引人。当前,“网生代”官兵对世界有着独特的理解方式、接受方式,遇事喜欢自己去体验去感受而不喜欢灌输说教,这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时,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融进去、深进去,将他们代入其中。

教育多一些代入感,必须打破“身份枷锁”。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人设”。带着这个“人设”去参加教育,许多人会对教育产生抵触感。要通过同乘一艘船、同读一本书、同悟一个理,引导大家从这个现实“枷锁”中走出来,进入到教育者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角色”中去。大家都被代入其中,平等地参与教育、接受教育,教育的效果自然就会呈现出来。

教育多一些代入感,必须加强“情境设计”。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追剧追得欲罢不能,有人看电影看得泪流满面。这就是情境的力量、故事的力量。说教千遍不如“身入”一遍。要聚焦教育的主题主线,统筹军地教育资源,在特殊的时机和场合,创造性设计一些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情景、特定的情节、特定的活动,让官兵在边走边看边讲中去进行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在身临其境中感同身受。需要指出的是,情境的设计要始终紧扣主题、服务主题,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过程与效果相统一、官兵悟与组织导相统一,让教育的立意更鲜明、现场感更强烈、官兵感受更深刻。

教育多一些代入感,必须注重“共情效应”。“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代入式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准确把握“网生代”官兵特点,把“共情效应”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来追求,在筹划上,精心设计一些感人的情节、交流的平台、表达的舞台,给大家生情、共情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环节上,突出主题演讲、体会交流、党旗宣誓、签字仪式等,让官兵把感情抒发出来,让大家共同接受教育;在实施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官兵步步深入教育预设的场境,真正成为“剧”中人,与剧情、剧境呼应交融。

教育多一些代入感,必须依托“官兵主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困难自己扛才知不易,道理自己悟才更深透。要把立足官兵悟贯穿教育全程,让他们既做受教育者也做教育者,在身临其境中感悟真理,在相互交流中启发自觉。要把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等大课题具体化,巧妙地融合渗透在教育中,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官兵主动思考、追寻答案的过程。

(来源:解放军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一名指导员的“带兵方法论”

第76集团军某旅某连指导员张峰(右二)带领官兵进行体能训练。吴 震摄 固定通信专业有哪些弱训课目,值勤女兵经常说错哪几个字,值班炊事员几点打开食堂的音响……讲起自己的连队和战友,第76集团军某旅某连指导员张峰如数家珍。 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来源于张峰的日常观察。通...

军营观察丨一个临时留守连队的日常抓建

留守士兵荣获嘉奖 ■孙 翔 姜 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夜色降临,第77集团军某旅营区内一片寂静。前段时间,大部队开拔至野外驻训场,往日热闹的营区冷清了不少。 作为一名服役期将满的军士,下士张海涛没有被连队列入野外驻训的名单,而是被安排留守营区。这也是很多连队的一...

军营观察丨一个心理服务队的“心力量”

“我心里舒服多了,谢谢你!” 在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心理谈心室内,和心理骨干曾勇谈心后,上等兵张康佳的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 一段时间以来,张康佳总喜欢一人独处,闷闷不乐。曾勇发现后,及时靠上前了解情况,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能够快速发现苗头,有效解决问题,这得益于...

群山之间,我们眺望天空与海洋

清晨,红日缓缓从群山间升起,曦光洒向北部战区海军某场站整齐停放的战机。   作为该场站警卫连岗哨领班员,下士冯生虎正带着两名副哨在停机坪上巡逻。   “101、104、105,立即前往预定位置,开展场区警戒!”对讲机里传来一段急促的指令,冯生虎神色严肃,迅速指挥副哨检查武...

军营观察丨一名新兵班长眼中的新训变化

一名新兵班长眼中的新训变化 ■解放军报记者 程 雪 特约记者 关 磊 通讯员 张洪瑜 一辆满载新兵的大卡车,缓缓驶入南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营区。 道路两边,新兵班长彭耀建和其他新训骨干们整齐列队,欢迎2023年春季入伍的战友们。 不久前,他们已经拿到了新兵们的详细信息,并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