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一个心理服务队的“心力量”(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锐视点

注入“心动力”  迸发“心能量”

■曲明远

心理服务工作是部队一项经常性基础工作,官兵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当前,虽然各级对心理服务工作都很重视,但受专业、岗位、经历等限制,认识层面还很难做到全面深刻、准确到位。有的部队将心理服务工作当做单一业务,忽视人才培养、场所建设、制度设计,导致心理服务开展滞后,跟不上官兵的实际需要。

注入“心动力”,迸发“心能量”。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要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指导,变“被动防”为“主动强”,切实提高官兵对抗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的心理免疫能力。

突出心理健康维护。战时应激心理反应对非战斗减员影响很大。要根据年度教育计划,加强对全体官兵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敢于正视心理问题,克服谈“心”色变的“病耻感”,善于发现自身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切实筑牢心理防线;结合重大战备、训练、演习、驻训等任务,构建一心谋战的为战环境,宣扬练兵备战先进典型,加强官兵战斗精神培育,锻造过硬精神内核。

突出心理行为训练。未来战争,将是高强度、高烈度、高对抗、高智能的高端战争,官兵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关乎作战行动的胜败。各级既要针对不同层级人员、不同任务情形、不同地域环境,在专业心理骨干指导下,运用实景构设、VR模拟等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心理调适激励训练,也要依托心理行为训练场等设施器材,常态组织军事体能、技能连贯训练考核。同时还要结合执行重大任务,在近似实战条件下从严摔打官兵,培养官兵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突出心理弹性提升。较强的心理弹性对官兵遭受逆境挫折时积极应对起到关键作用。可通过室内团体心理辅导、沟通训练营、团体沙盘游戏等多样心理辅导方式培植官兵面对挫折、不惧挑战的心理素质,提高官兵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切实提升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

突出人文环境营造。贴心温暖的人文环境能够培养官兵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广泛开展“帮战友”“大谈心”活动,定期组织谈心交心,融洽内部关系。紧贴官兵成长进步、婚姻恋爱、家庭变故等人生重大关口,做好暖心惠兵工作。及时邀请军地专家来队“一对一”心理访谈,对有心理服务需要的官兵进行咨询疏导,对有心理疾患的官兵及时送诊。对一般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剧等活动,帮助官兵走出心理困境。

官兵心理免疫能力直接影响部队练兵备战质效。提高官兵心理免疫能力需要各级始终以服务备战打仗为根本,自主抓建,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态势,切实推动“强心”工程走深走实。

亲历者说

心心相印 共同成长

■谢钧润

那年,我接到上级命令,到某边防团代职并担任心理医生。临行前一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作为心理咨询师,来到团部第一天,我就在房门上贴了一句话:“不论几点,你都能敲开我的房门。”

没多久,我接到第一个任务——前往某驻训点位,为官兵提供心理服务。

从团部出发,沿着盘山小路,汽车开进一片森林。看着手机信号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带车干部回过头一脸神秘地对我说:“欢迎来到‘三无’地区。”

到达驻训点位后,我终于明白:所谓“三无”,就是无水、无电、无信号。看着这里艰苦的条件、官兵们的笑容和干裂的嘴唇,我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边防战友们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底、化为动力,在不为人知的一隅,默默守卫着祖国领土。

那天晚上,我们头顶星空,围坐一圈。我为官兵答疑解惑、消除烦恼,疏通他们心中的“航道”。他们和我分享边关美景和戍边趣事,化解我来到陌生环境的不适。

那段时间,我频繁地往来于团部与各个驻训点位之间,为边防战友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在我的引导下,官兵们心理系统的抵抗力越来越强。从边防战友们的身上,我也汲取到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工作动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使命、奉献与担当。

在一个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就这样心心相印,共同成长。

后来回到旅队,我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心理服务队队员: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绝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给予。心理服务工作者同样能从被服务对象身上获得能量,得到成长。

不久前,那群边防官兵给我打来电话,向我介绍单位的喜人变化和他们的近况。语气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激动与开心。我也与他们分享这几年在心理服务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那天,我们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聊了很久。快要结束时,我们还像以往一样约定:奋勇拼搏,干出一番事业,活出优秀的样子。

(周子钧整理)

(来源:解放军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一名新兵班长眼中的新训变化

一名新兵班长眼中的新训变化 ■解放军报记者 程 雪 特约记者 关 磊 通讯员 张洪瑜 一辆满载新兵的大卡车,缓缓驶入南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营区。 道路两边,新兵班长彭耀建和其他新训骨干们整齐列队,欢迎2023年春季入伍的战友们。 不久前,他们已经拿到了新兵们的详细信息,并为新...

军营观察丨感悟砺剑尖兵精神密码

感悟砺剑尖兵精神密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深山阵地,暖阳高照。发射架下,火箭军某旅正在组织一场青年典型分享会,气氛十分热烈。 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侯长岭,刚刚完成一场全流程演练。此刻,侯长岭与一群官兵围在一起,结合岗位实践交流成长感悟。这位二级军士长强军...

军营观察丨“真心拥抱,他们就会回抱得更紧”

“你在冬日,点亮春光”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黑河好八连”连长 周秀 “你在冬日,点亮春光。”这是退伍老兵李志慧给我写的临别赠言。虽说字少,但意味深长。 我们连队地处祖国北疆的黑河。这里是高寒地区,冬季漫长且奇冷,官兵需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河上站岗执勤。对这里的每个...

军营观察丨“请叫我战士,不要叫我女兵”

奋斗的姿态 绽放的青春 ■第75集团军某旅发射制导一连指导员 斯娜拉姆 第75集团军某旅发射制导连受领任务后,做好机动前准备。戴蔓欣摄 下连3月有余,列兵鲍亚尼仍清楚记得,从新兵训练基地到连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她惆怅了一路。 鲍亚尼早已从新兵班长李红那里听闻,自己即将来...

军营观察丨一名军士教员带出32名冠军学员

军士教员走上军校讲台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钟福明 “军事课这么讲,内容生动有趣”“这堂课打破传统思维,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新知识”……不久前,火箭军工程大学的一堂军事课,受到学员欢迎。 站在台上主讲的,是该校初级指挥系军士教员、三级军士长付凯文。像他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