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暗中较量的一年
3月底的一天,新兵欢送仪式接近尾声。新沂市近百名准新兵戴着大红花乘车相继离开。欢送队伍中,有人偷偷抹着眼泪,有人激动地挥手告别。
相似的离别感受,很容易让父亲想起自己当年送子参军的情景。
那是2015年,兄弟俩报名参军。辅导员岳朝坤一度认为,两人会选择去同一支部队:“他们总是形影不离,看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
填写部队志愿的那一刻,兄弟俩都觉得:是时候分开了。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不同军种的特种部队——哥哥选了海军,弟弟选了陆军。“想有些不一样的体验。”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
对于这个选择,母亲早有预感。以前,她总喜欢给兄弟俩买同款衣服,什么都买双份。然而再长大些后,两兄弟常会一起挑选并试穿不同款式的衣服,然后换着穿。
当年,由于特种部队名额紧张,大儿子宋祥立意外落选。他把弟弟刚发的新军装“抢”过来,穿在身上。这让父亲一度产生错觉,以为两个儿子都选上了。
宋祥立有些失意,父母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母亲。小儿子登车的那一瞬间,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感到高兴又万般不舍,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切身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后,母亲想把大儿子留在身边的想法越发强烈。父亲甚至为宋祥立找了个汽修师傅,想让他跟师傅学一门手艺。那段时间,宋祥立参军的念头慢慢淡去。
转折出现在3个月后。年底,一家人受邀来部队参加宋益立的新兵授衔仪式。
来到第76集团军某特战旅营区,宋祥立好奇地打量着一切。他先来到400米障碍场,尝试翻越每一个障碍;接着,他跑到综合训练场,和一辆退役坦克合了个影;然后,他又转到攀登楼、伞降训练场、特种兵长廊……
那天恰是车炮场日,营区内的猛士车倾巢而出,看得宋祥立眼睛直发亮,“越看越想当兵”。
回家后,宋祥立像着了魔一样开始锻炼身体,3公里、单杠、俯卧撑,一项不落。
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兄弟俩的“隔空龙虎斗”便开始了。那个曾与宋祥立朝夕相处的熟悉身影,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和他分开过。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赶超弟弟。
兄弟俩打小就喜欢较劲。一次暑假,两人刚从武校回家,就在家门口比赛翻跟头。路边做木工的老爷爷看得入神,停下手里的活计,不停地鼓掌:“这俩小伙有劲,真厉害!”
在家的日子里,宋祥立学完修车手艺后,专门到当地特警队实习。日子虽然忙碌,但他的耳边一直萦绕着一句话: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于是,第二年征兵季,宋祥立瞒着父母再次报名参军。
在一群年轻小伙子中,接兵干部吕士卿一眼便相中了宋祥立。“他虽然个头不高,但精气神很足,还一口咬定‘要当特种兵’!”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吕士卿仍记忆犹新。
这一次,宋祥立如愿踏入军营,穿上了和弟弟一样的迷彩服。就像植树后,树苗接二连三地长出新芽,这背后蕴含着浇不灭的热爱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