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一对特种兵兄弟“隔空龙虎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个在东南沿海斗海浪,一个在西北大漠战风沙。前不久,一对特种兵兄弟“隔空龙虎斗”的故事迅速刷屏。

哥哥宋祥立,在第73集团军某特战旅服役;弟弟宋益立,是第76集团军某特战旅一名二级上士。由于兄弟俩不在一个单位,很多战友也是通过微博才得知他们的故事。

最先对他们的故事有所感知的,是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邮递员。在当地,一些快递会印上特殊的三角符号——这通常代表部队寄来的喜报、奖章、证书等物品,邮局会优先配送上门。久而久之,邮递员们都知道,宋家两兄弟是军人,而且都是特种兵。

前些年,新沂市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刘仲安和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宋家探访,并拍摄了一部宣传短片。此后,每逢学校放假或者入伍季,附近的乡亲们就会带着自家孩子过来“取经”。

在母亲周慧看来,是否送孩子参军,看似需要百般斟酌,实则早已心中有数。回望两个儿子的成长历程,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愿望不断叠加,最终造就了特种兵兄弟的故事。

宋祥立(左)和宋益立儿时合影

藏在照片里的梦想

时隔8年,再次来到民兵训练基地,二级上士宋益立有一种刚入伍的错觉。

午休时间,准新兵们在宿舍练习叠军被。一名身材偏瘦、皮肤黝黑的男孩叠得格外认真。这让宋益立想起自己刚入伍时的情景——新兵班长总是喜欢用“又黑又瘦”来形容他。

现在,宋益立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特种兵。3月中旬,在家休假的他,受江苏省新沂市人武部的邀请,为即将步入军营的准新兵讲述自己的军旅故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宋益立的个人经历更容易打动年轻人,从而增强他们投身强军事业的使命感、荣誉感。”新沂市人武部部长李威说。

宋益立的手机里存着两张和哥哥的合照——一张拍摄于2002年,那是母亲带兄弟俩拍的五周岁纪念照,他们身上迷彩款式的童装是母亲特意挑选的;另一张拍摄于2022年,那是兄弟俩第一次同时休假探家,母亲特意让两人都穿上军装合了个影。

从迷彩童装到威武军装,20年,一个家庭的梦想终于成真。

父亲宋明军年轻时就有当兵的梦想。遗憾的是,当时家中现实情况不允许。虽然没当成兵,但父亲一直保持着每天跑步锻炼的习惯。

两个儿子长大后,父亲就带着他们一起跑。通常,父子三人从家门口出发,沿着省道一直跑到父亲上班的地方。无论刮风下雨,他们很少放弃。在父亲看来,坚持跑步格外锻炼吃苦精神。

与父亲朝夕相处,孩子们越来越了解父亲,特别是那个错失的心愿。

“我爸一喝酒,就给我们讲当年他没去成部队的遗憾。”宋益立说,儿时的自己就对父亲心心念念的军营充满好奇。

“部队究竟是什么样?”兄弟俩把家里有关军事的光盘翻出来,反复观看。

那时,父母为兄弟俩做好了成长规划——或者努力读书考大学,或者锻炼好身体去当兵。

大儿子宋祥立天性活泼好动。一番斟酌后,父亲决定将兄弟俩送去一所文武并重的武校。当时,小儿子宋益立并不想习武,父亲就和他约定——先陪哥哥去上一年。

一年后,宋益立改变了想法,决定留在武校。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将改变自己和哥哥未来的人生。

2010年9月,兄弟俩同时考入一所武术职业学院。辅导员岳朝坤与兄弟俩相处了5年,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成人。

岳朝坤记得,在一次植树活动中,她要求学生们自己挖坑、栽树、浇水,以此磨砺他们的意志力。当时,体格偏瘦的宋家两兄弟配合默契,不光植树速度比别人快,还将树坑修饰得十分整齐美观。

每年开学前,父母都会反复强调:习武,是为了保护人而非欺负人。日积月累,这种理念在兄弟俩心中深深扎根。

一次,兄弟俩去河边玩,偶遇一个孩子溺水,便立即下水救人。“他们也是孩子,才比那个落水的小孩大一两岁。”事后,大人们忍不住为兄弟俩捏把汗。母亲却很自豪:“两个孩子从小就有军人气质。”

在家门口的那条省道上,兄弟俩遇到过一支车队,车上坐着许多穿迷彩服的军人。两个孩子不由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叔叔们敬礼。

驾驶室里,一名军人向孩子们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样子,帅极了。就是在那一瞬间,兄弟俩决定长大后当兵去。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滇西高原,军犬迎战新年第一考

新年伊始、战鼓催征,滇西高原某训练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官兵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无言战友也是投入其中,亮绝招展绝活,样样训练都不在话下。走进陆军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军犬训练打破常规训练模式,围绕搜排雷、护卫训练、战场救护、野外生存、隐蔽渗透等多个课目展开...

从餐厅服务员到一等功臣,如今他又有新身份!

1996年出生的刘付鸿锋 曾是一名餐厅的服务员 在他18岁时 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参军入伍 从战士到干部 从特战队员到少尉排长 一起看看他的成长之路↓↓ 刘付鸿锋 广东化州人 他5岁时被送到外婆家 成了留守儿童 长大后 他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 18岁时 刘付鸿锋告诉同事 他想成为一...

二十大代表风采| 李闯:从“倒数第一”到“特战之王”的逆袭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题:李闯:从“倒数第一”到“特战之王”的逆袭   武警河北总队某部大队长李闯的个人经历很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新兵下连时5公里跑倒数第一,14年后却带队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获得总冠军。如何有此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穿上军装那一...

直击高原特种兵实兵演练对抗现场

喀喇昆仑高原寒风凛冽,平均海拔5000多米,气温更是达到了零下二十多度,极度缺氧高寒。 近日,新疆军区某特战旅在这片雪域高原组织开展了一场实战化对抗训练,主要以阵地攻防为背景,针对“反侦察渗透”“协同作战”“实弹射击”等课目展开。 经过短时间的快速机动,该旅官兵到达...

铁翼飞旋!新疆军区某特战旅开展夜间伞降训练

4月下旬,大漠戈壁,夜间气温骤降。新疆军区某特战旅组织的一场夜间伞降训练,在戈壁深处紧张展开。 伴随着轰鸣声,战机迅速起飞。升至预定高度,尾门开启,离机信号灯不停闪烁。 “跳!”随着一声令下,特战队员弯腰、收腹,依次跃出机舱。铁翼飞旋,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 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保障,从跳出机舱的那一刻起,特战队员只能凭经验完成着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