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玲进行飞行控制训练。王文强摄
炙热,深藏心底
关闭闹钟,时针指向凌晨1点。
贾春玲深吸一口气,掀开被子,快速穿上军装,再套上军大衣。雪域高原的深夜,除了彻骨的冷,还有抵不住的风。
贾春玲已习惯了常态夜间飞行训练。作为某新型无人机操作手,贾春玲称自己是在黑夜中舞剑——比起享受阳光,她更喜欢冲破黑暗后迎来的曙光。
贾春玲清晰记得,首次操纵无人机在高海拔恶劣天气下训练的画面——
短短几秒钟,显示屏画面突然猛烈震颤,高度与空速数据指示急剧跳动,操作舱内响起战友急促的警示口令:“无人机空中姿态不稳……”闪烁的红光刺痛着贾春玲的神经,她似乎看到无人机如受惊的鸟儿,在空中摇摆不定。
“加大油门,提高飞行速度,必要时切换下滑指令!”贾春玲死死地盯着空速和油门数据,紧紧握着手中的操纵杆,发出清脆急促的应答声。不一会儿,故障排除,无人机呼啸着冲向蓝天,大家长出了一口气。
飞行失速被视为无人航空飞行器最危险的特情,大都出现在恶劣天气的气流断层中。以往无人机训练时,高海拔恶劣天气曾是一道“禁区”。如今,新型无人机在高原高寒地区训练已成常态。该旅一位领导说:“我们今天过苦日子,是因为部队的装备迎来了好日子。我们绝不能辜负时代的馈赠。”
为此,贾春玲和战友们在各类极端天气下组织飞行训练,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机制,有效加速了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
一次训练尾声,天空下起大雨,夹杂着豆大的冰雹。无人机紧急降落,滚轮拖着冰雹压过跑道。当时高原飞行训练刚刚展开,配套机库尚未建成,为保护无人机不受损害,必须快速为其穿上机衣。
贾春玲带头冲了出去。
风急雨骤,雨点夹杂着冰雹哗啦啦打在机身上,机衣始终撩不到尾翼上。抢过机衣,跨上梯子,贾春玲纵身一跃,顶着狂风将机衣固定在尾翼。走下扶梯,贾春玲长舒了口气,却感觉冻僵的右手上“暖暖的”,这时战友才发现,她的右手被划破鲜血直流……
勇气,源于对事业的热爱。贾春玲在笔记本上写道:“热血的温度,足以燃烧激情、熔化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