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面朝大海 向阳成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们是一群山巅守望者

■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雷达站指导员 汪 勇

“丁零零……”警铃响起,我带着战友们一路飞奔,冲上坡度近45度的山路。

4个急弯,再加一段300米的长坡,我们一口气冲到战位。处置完特情,我走向坡顶,望着这条熟悉的山路。此刻,3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从眼前掠过。

3年前,我来到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雷达站任指导员。对于从空军航空兵部队考学提干的我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3年过去,我从一名雷达部队新兵成长为老兵。“空情就是命令,开机就是打仗。”这句战斗口号已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任指导员之初,老部队战友问我:“你们雷达站怎么样?去了有什么感受?”那时,我还不知该如何回答。一年后,我告诉战友:“感觉很孤独。”

雷达站驻扎在一座高山上,一边是万家灯火,一边是辽阔大海。高山之巅,我们背对家乡,守望大海。

山巅云雾缭绕,雨后美若仙境。不过,来到这里,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为防止对雷达造成干扰,我们远离信号塔,很少和远方亲朋好友通联。尤其到了深夜,空中点点寒星,更添几分寂寥。

两年后,我感觉“枯燥”胜过了“孤独”。

指挥室内,指挥员下达命令,指令员协调空情;雷达方舱内,操纵员搜寻空情,雷达技师紧盯装备;油机方舱旁,油机员保障燃料;营院里,电工检修电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队工作生活似乎没有太大变化。慢慢地,大多数官兵都会感到无趣或者提不起劲头。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们只是习惯了把枯燥埋在心底。

如今,3年过去,适应了“孤独”与“枯燥”后,我有了新的答案——“平凡”。

每一年,总会有新战友怀着憧憬来到雷达站。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在这高山之巅,还有我们这样一群守望者——

没有航空兵搏击长空的英姿,没有空降兵凌空一跳的潇洒,也没有地空导弹兵利剑劈空的壮美,有的只是封闭的方舱、眼花缭乱的回波和一圈圈转动的基线。

我带着新战友们去山巅望海,讲述我在这里体会到的一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日是风景,一年是坚守,三年五年是奉献。”

这番话,不仅是说给新兵听的,更是说给我自己听的。虽然我们的战场少有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但高山海岛就是我们的阵地,方寸荧屏就是我们的战场。

那天,我告诉老部队战友:“我在这里很好,平凡之中充满激情。”

耳边,测报声响起,与电站的轰鸣声交织混合,演奏着属于我们高山雷达兵的交响乐。偶尔传出一阵尖利的警铃声,奏响了乐曲走向高潮的序章。

操纵员、指令员、指挥员……我和战友们立刻进入战备值班状态,奔向那条熟悉的山路。

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官兵奔向战位。朱宇航摄

面朝大海 向阳成长

■汪 勇

将自己练得像这座山一样,才能屹立不倒

窗外一片漆黑,雨水不停地打在玻璃上。

“接到上级通报,强台风正在向我站方向移动。目前,台风强度和移动速度还在进一步升级……”

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雷达站里,站长孙文杰传达了一则紧急通报。

新兵王坤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下连不到半个月,他哪见过这种阵仗?防台风工作突然展开,他只能跟在二级军士长夏良平的身边打下手。

风暴持续增强,差点将雷达技师夏良平吹倒。王坤急忙伸手去扶,摸到的却是一种黏稠的液体——手电照过来一看,雨水夹杂着鲜血从夏良平的头上淌下来。

“没事,只是皮外伤。咱们抓紧时间,还有一部雷达天线没降下来!”夏良平缓缓起身说。

对雷达兵来说,雷达装备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多年前,一场12级大风经过该旅某部。为抢救装备,连长林财发、排长应少华等战友壮烈牺牲。

风暴中,灯光渐渐暗下来,手电闪烁几次后完全熄灭了。“没事,大家听我指挥。”黑夜中,夏良平沉着指挥战友们完成最后几步工作,将天线降了下来。

现代战争中,雷达如同眼睛,给予指挥员和战斗员远超视界的侦察能力。此时此刻,王坤觉得,夏良平就是那双“眼睛”,指引他们完成任务。

在雷达站干了20多年,夏良平是连队最了解雷达的人:“天线,是雷达外观上最突出的特征。天线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雷达的更新迭代。”

那年,夏良平来到雷达站。当时,雷达天线由一根根铁棒支撑起来,像古老的电视天线一般。装备体积很大,官兵开展一次架设撤收训练要花很长时间。

后来,站里换装了下一代雷达。新装备像一个锅盖,性能强度和功能种类都有所提升。架设撤收时,可以将它分成几大块,训练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最新列装的雷达上山后,夏良平爱惜得很,言语里流露着自豪:“咱这新伙计,本领可不小,可以同时应对更多目标。你看,这迷彩涂装、这结构,那是真漂亮!”

夜晚,呼啸的风声在山巅愈显狂暴。“只有将自己练得像这座山一样,才能在狂风中屹立不倒!”夏良平说。

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官兵观察低空目标。朱宇航摄

这条通向战位的路,是连队官兵成长的赛道

“加油!加油!”跑道尽头,伴随着战友们的呐喊声,二级上士任新奇一瘸一拐冲过了终点。

一周前的训练中,任新奇扭伤了脚,但他坚持要参加这次全旅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就是爬,我也要爬到终点!”

看着班长一瘸一拐的背影,上等兵林俊泓的眼眶湿润了,过往的记忆涌上心头。

那是新兵下连后的第一次长跑,地点选在了雷达站那条坡度近45度的山路。从起点出发,迎面就是一个带坡度的大急弯。路边长满了小草,小草中间开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淡淡花香,一片生机盎然。

林俊泓无暇欣赏这些美景。因为转过弯道,跑道就会变得陡峭起来。再过几个急弯,就会出现一条长坡。

林俊泓停在了长坡上,半蹲着身体,双手撑在膝盖上,嘴里喘着粗气:“班长,这个路,跑起来能把人累死!”

“跟上!”任新奇脸上还是那么严肃,脚下却悄悄放慢了速度。他知道,新兵第一次很难一口气冲到坡顶。他开始推着林俊泓跑,前进的速度不快,像在平地走路一般。

林俊泓不理解,为什么放着平坦的操场不跑,非要跑这条崎岖的山路。“因为这是通往战位的道路,越快跑完,越能在实战中抢占先机。”任新奇说。

几个月下来,汗水浇灌让林俊泓成长不少。再跑上这条蜿蜒的山路,他也没有腿软过。然而,新兵单独上岗前的最后一次考核,让林俊泓陷入新的困境。

那天,跑道像是有意跟这名新兵作对,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将林俊泓绊倒了。他躺在地上,握着崴伤的脚,想到几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泪水不自觉地流出来。

班长扶起林俊泓安慰道,“养好伤再练,机会还有。”

转眼到了补考的时间,再次站在跑道前,林俊泓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努力过了,总会有结果的。”此刻,路边的花草已没有当初那么鲜艳,但他的内心多了一抹坚定的色彩。最终,他以优异成绩为新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新兵班来到操纵班,林俊泓发现,战友们每天下午都会来这条路上跑一跑。“日常考核和训练基本都在这条跑道上完成,这条山路是雷达站弥足珍贵的训练资源。”站长孙文杰说。

这条通向战位的路,也是连队官兵成长的赛道。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获得推力。这条路,见证着雷达站每名官兵奋力奔跑的样子。

愿意努力的人在一起,结果会更加绚烂

打开塑料食品袋,两张整齐码好的山东风味大饼露出来,色泽金黄,麦香扑鼻。

当兵离开家时,王国俊背囊里装着母亲亲手烙好的一摞大饼。下连来到雷达站后,他把大饼分给了几名同乡战友,自己只剩下这两张,一直没舍得吃。

下连后,王国俊和下士罗诚良分到一个组,共同参加体能考核。由于王国俊拖了后腿,体能尖子罗诚良从以前的第一名变成了倒数第一名。

回宿舍的路上,罗诚良一言不发,心里却在嘀咕:怎么就跟这么个新兵分到了一个组?

“哥,对不起。我影响你成绩了……我保证一定努力训练,把第一争回来。”王国俊说着递过一个塑料袋。

看着眼前金黄的大饼,又望了望王国俊真诚的眼神,罗诚良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小心眼。他拿起一张大饼,一口咬下,心中的疙瘩也瞬间化为乌有。

两人约定,以后一起训练,共同努力,用汗水去浇筑一个个目标。自此,训练场上多了两个刻苦加练的身影。渐渐地,他们的综合成绩从全班倒数走到前列。

“愿意努力的人在一起,结果会更加绚烂。”每次分组考核时,排长刘振超都会特意把罗诚良和王国俊分到一起。

两年转瞬即逝,王国俊服役期将满。那天,罗诚良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朝夕相处,他早把王国俊当成亲密无间的战友。

不知不觉间,罗诚良眼眶红了,鼻子酸了。

“哥,你干啥呢?”窗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罗诚良循声望去,高高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没错,来人正是王国俊。他站在门口,手里拿个白布包,递到罗诚良跟前。

难道这是王国俊送给自己的临别礼物?罗诚良拆开布包发现,里面是熟悉的大饼!只不过,这次的大饼更薄更多,浓郁的麦香味一下子飘到空气中。

没想到,王国俊改主意了:两年的军营生活不仅让他收获了健壮的身体、丰富的知识,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战友情。于是,王国俊和大多数战友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提交留队申请。

听闻此言,罗诚良一把抱住王国俊。

留在雷达站的理由有许多,但此时此刻,都抵不上真挚的战友情意。正如他们手中的家乡大饼,在最好的青春岁月,见证着一群年轻人的汗水与收获。

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官兵维护装备。朱宇航摄

在平凡的岗位,过不平凡的人生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紫红色的火焰瞬间照亮了暗淡的天空。山顶雷达旁,一棵面朝大海生长的老树,拼命展开枝条,贪婪地吮吸着自然的养分。

据老兵们说,雷达站成立之初,这棵老树便长在这里。

这棵普通的树,成了连队的精神图腾。

新兵张愉泉来自湖南湘西,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下连前,听说要分到一个“背靠着山、面朝着海”的雷达站时,他兴奋极了。

下连后,张愉泉发现这里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雷达站大多数时间都被大雾笼罩,在这里,阳光竟成为奢侈品。

张愉泉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甚至打起退堂鼓。前往值班室的路上,他注意到了那棵老树。山顶土质差、阳光少,树的根部嵌在水泥缝里。按理来说,这棵树很难活这么久。

“很神奇吧?我刚来的时候也很疑惑。”一级上士于连伟出现在张愉泉身后。

张愉泉走上前去,摸了摸粗糙的树皮,用力推了推,老树纹丝不动。“这棵树看起来不起眼,但长在阵地上显得很耀眼。”张愉泉说。

“咱雷达站环境艰苦、生活枯燥,但没有我们的坚守,就没有山下的万家灯火。”于连伟说,“咱们得像这棵老树一样,把握住每一缕阳光,在平凡的岗位上,过不平凡的人生。”

“班长,我明白了。”张愉泉摩挲着老树,笑容重回脸上。从那以后,雷达站又多了一个激情满满的小伙子。

或多或少,雷达站每名战友都曾经从老树身上获得过力量——

刚当指令班班长时,中士潘陈常出现失误。每当这时,他都会坐在老树下反思。老树在逆境中顽强向上的精神,激励潘陈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一级上士徐国善记得,15年前自己刚来雷达站时,老树就孤零零地长在这里。这么多年过去,它依旧在孤单中顽强生长。“我们有这么多战友一起努力拼搏,更应该向阳成长!”徐国善说。

一阵海风袭来,老树摇晃着枝条。空气中水汽弥漫,树和人身上都蒙上了一层水珠。张愉泉抬头一望老树,老树似乎正向他招手。

年轻的雷达兵会心地笑了。或许,老树正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陪伴着一代代雷达兵们的青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一名清华学子的高原成长心路

一名清华学子的高原成长心路 ■李锦超 李建骄 王龙羊 张泽博 听完妈妈发来的微信语音,张美瀚哭了。 “有空给妈妈回个电话吧,妈妈很想你……”母亲担忧的语气里写满了小心翼翼。 2年前,张美瀚还穿梭在清华校园中。静谧的午后,他在图书馆畅游书海,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 如今,...

军营观察丨一名军士的“成才观”

全国冠军提前晋升二级上士 ■方 佳 沈子凯 军歌响起。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王福康健步走上颁奖台。第73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简立夫为他颁发二级上士命令状,礼堂内响起热烈掌声。 提前1年晋升二级上士,这名军士不简单! 作为一名直招军士,王福康是旅里公认的技术“大拿”。入...

沙场春潮涌 实训砺精兵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 铁甲蹈浪滩头冲锋 ■赵文彦 何睿健 初春时节,某海域风高浪急。东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一场海上进攻战斗演练悄然打响,两栖装甲突击队泛水编波,在行进间转换战斗队形,向滩头发起冲击。 “我们把各作战要素‘攥指成拳’,在体系练兵中释放聚合效能。”该旅领导...

军营观察丨一场红蓝对话的“冲击波”效应

一场红蓝对话的“冲击波”效应 ——品味北部战区陆军某防空旅与某陆航旅对同一场演练的“对手视角” ■孙连伟 记者 韩成 特约记者 王宁 笔记本上,营长陈温俊梳理出的疑问,远远超过了他对演练胜败的关注—— 前段时间,北部战区陆军某防空旅千里机动,与空军某部、某陆航旅互为对...

东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机群升空 一线飞行员轮坐指挥席位

战机低空突防。李士龙摄 2月初,东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多型号战机相继起飞,展开协同训练。与以往不同的是,坐镇塔台指挥席位的,是来自飞行一线的见习飞行指挥员、二级飞行员谈本谦。这是该旅改进组训模式,缩短指挥员培养周期带来的新气象。 “让一线飞行员轮坐指挥席位,既是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