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跟随军事记者镜头一同回顾2022年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见证,那和平的航迹

■记者 彭冰洁

“和谐使命-2022”任务期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组织联合搜救演练。彭冰洁摄

11月,印度尼西亚室外温度高达35℃。

记者穿着两层防护服,站在毫无遮挡的码头诊疗区,头顶的烈日晒得人有些恍惚。举起相机,对准人头攒动的医疗帐篷——镜头里,一位医生正在为病人做检查,后背上是汗水浸透的印迹。

今年11月,记者跟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印尼雅加达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和平方舟”在雅加达停留的8天时间里,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深深刻在了记者的脑海里。

11月11日,“和平方舟”在雅加达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天。当地时间早晨5点,74岁的华裔老人谭秋兰和老伴便动身搭乘飞机,横跨800多公里海域来到雅加达丹戎不碌港。

2013年,“和平方舟”首次到访印尼时,谭秋兰一家正在偏远的马鲁古群岛生活。没来得及与“大白船”相会,让她遗憾不已。今年10月,得知“和平方舟”将再次到访印尼的消息,谭秋兰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蓝天为幕,碧波荡漾,洁白的船身上印着巨幅红十字标记。亲眼看到魂牵梦萦的“大白船”,谭秋兰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这次见面,她已经等了近10年。

记者在码头遇见谭奶奶时,她正笑着挥舞手中的国旗,与30多位侨胞大声合唱着《我的中国心》。“和平方舟”寄托着谭秋兰一家和许许多多华人华侨根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也让更多国外民众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风貌。

“中国医生们热情、友好、医术精湛、服务周到。”一位雅加达民众在海上医院接受诊疗后感慨。“和平方舟”上,来自中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中,不少人曾多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采访中,李伟红医生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这是她第3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每次任务,李伟红所在的中医科都是船上的“网红科室”,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在传统中医文化之外,记者还看到,磁控胶囊胃镜、舰船专用静脉全麻机器人、新型便携式内镜等先进医疗设备走上“大白船”,中国现代化科技成果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1月16日,“和平方舟”收到一份来自当地医疗志愿者的手写信。他们深情感谢,中国海军和医院船官兵们“带来健康与希望,用爱温暖了世界”。

码头门诊,记者看到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日忙碌;手术室外,记者见证医生抱起医院船入列后第7个诞生在此的新生命“小方舟”;欢送仪式上,记者看到人们冒雨赶来,拿着横幅和旗帜安静等候……

那一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的深刻含义,在记者心中如此具体而形象——它们就投射于这艘雪白的“生命之舟”,投射在全体任务官兵身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0次出国执行任务,“和平方舟”如同一双诚恳而有力的友爱之手,让中国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任务结束,回国多日,记者仍时常梦回航行途中的一幕——引擎轰鸣,铁翼飞旋,从直升机上俯瞰“和平方舟”,白色舰艇在蔚蓝海面划出一道清晰的航线。

记者感到难以名状的骄傲和感动。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和平航迹,听到了中国军人守护和平的铿锵足音。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的老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此后,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国 中国军人不畏流血、不畏牺牲 用血肉之躯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建立了一座座丰碑 铭记历史,传承英烈精神 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历史有很多种存在形式 可以是屹立不倒的建筑 可以是有着锈...

我是中国军人

我是谁 我是母亲倚在门口牵不到的那只手 我是妻子舍不得挂掉的电话 我是儿子眼里不敢靠近的陌生人 我是亲人的牵挂与骄傲 我身后是和平,我面前是战争 拿起钢枪,就要放下儿女情长 穿上军装,就要舍弃舒适安逸 征战疆场,男儿本色 从军报国,此生无悔 我是中国军人 我是人民子弟兵 ...

八一特辑丨沿着军人的足迹,看祖国壮美山川

护祖国壮美山川,揽人生无上荣光 循着中国军人的足迹,他们坚定前行的每一步 都有温柔时光的山河湖海倾心相伴 渤海湾的晨曦辉映于宁静的浩瀚海天 神仙湾的哨所耸立在威严的昆仑山巅 看阿勒泰的雨林,风光迤逦 望内蒙古的草原,碧绿无限 挺拔的“小白杨”守望着大漠与雄山 奋斗的“呼号声”萦绕在戈壁与岛岸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 向永远守护着祖国壮美山川的...

强军征途丨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力量!

力量是什么样? 中国军人用实力诠释! 4K超燃大片↓↓告诉你 这曾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新锐、先进、凌厉 生来不凡 这是我们的沙场组合拳 踏实、可靠、好用 每一套拳法 都在时刻磨砺着 这是我们站直的底气 精准、及时、管够 沙场习惯了它的每一声怒吼 这是我们的托付 信得过,靠得住 ...

中国军人:“到!”

“中国军人!” “到!”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当党和人民点名的时候 这一声“到” 铿锵有力、气贯长虹 让所有人看到中国军人是何等的气势! 一声“到!” 一生到 每一个军人在成为战士的第一天就会大量使用一个字 “到!” 这个字 极简单 极快速 极有力 只要一声令下 中国军人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