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孙海君克服高原反应,在施工图纸上认真描画;资料室内,田园就国家安全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训练场上,董俊林认真倾听官兵对某项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现场,罗艳琦自信从容,展现良好的形象和综合能力;实验室里,高姗刻苦攻关破解难题……
他们来自同一个单位——军事科学院,他们有着同一种身份——军队文职人员。
近年来,军事科学院坚持科学规划管理,着力打造支撑军事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轻骑兵”“攻坚队”“生力军”。目前,该院文职人员约6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初步形成了以院士领衔、高职专家为骨干、博士毕业生为支撑的高素质专业化文职人员队伍。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广大文职人员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矢志科研、保障打赢,积极主动作为、勇于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状态、优异的成绩迎接盛会召开。
军事科学院举行文职人员任职宣誓仪式。(资料图片)刘 昭摄
坚定选择:
我们倍感职业荣光
聚光灯下,文职人员曹洪豫身姿挺拔,站在舞台中央。面对台下目光,曹洪豫有些忐忑。用余光瞥见舞台上穿“孔雀蓝”的战友,他安心了不少。
这是军事科学院为纪念调整组建5周年组织的“筑梦远航”活动现场,30余名不同时期加入该院的文职人员走上舞台,共同演绎强军故事。
“逐梦海天新时代,青春有我‘孔雀蓝’。”此刻,往事一点点涌上曹洪豫心头。去年10月,该院举行文职人员任职宣誓仪式,曹洪豫作为代表发言。接连几个夜晚,他认真练习,只为在第一次穿上“孔雀蓝”时,能更好地展示文职人员的风采。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曹洪豫,入职后已跟随业内资深专家参与完成了多个项目。“我很幸运,刚毕业就有机会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我愿意做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坚守战位、苦练硬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曹洪豫坚定地说。
该院高度重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坚持扩大影响力与增强荣誉感相统一,将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一并规划建设、一体设计政策、一同奖励激励,在政治上同样信任、工作上同样重视、生活上同样关心。
“无论身穿‘橄榄绿’还是‘孔雀蓝’,都肩负着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2020年,王全东脱下“橄榄绿”穿上“孔雀蓝”。转改文职人员前,他曾问自己:是去地方发展,还是继续留在部队工作?放弃热爱的科研事业将来会后悔吗?
“抛出问题那一刻,其实我心里已然有了答案——留在部队。”转改文职人员后不久,王全东就参与执行某演习任务。作为技术骨干,他主要负责某评估系统的研发、运维、保障工作。其间,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攻坚克难,为强军胜战贡献智慧力量。他说:“看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文职人员队伍、齐聚‘军事科研航母’,我相信文职人员的事业平台一定会越来越广阔、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服务强军:
我们砥砺过硬本领
2020年春节,接到返京赴鄂命令时,文职人员张章正在老家。博士后出站刚入职的他,按捺不住勇赴“战场”的急迫心情,迅速打好背包、告别家人。两天后,张章作为陈薇院士团队第二批补充队员,奔赴武汉。
很快,他们进入与病毒鏖战的白热化阶段。为研判蚊虫是否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专家组需要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实验。受领任务后,张章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家还在运转的气瓶站。
身着迷彩作训服、头顶“文”字帽徽的张章说明来意,气瓶站工作人员立即全力准备相关器材。“那一瞬间,我更加真切体会到自己所在的团队和这身迷彩作训服的意义。”张章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文职人员的培养使用,该院始终坚持敢派、敢用、敢任:在急难任务中敢派——先后有300余人次文职人员在疫情防控、演习演练、高端论坛等任务中挑大梁、唱主角;在重大项目中敢用——100余名文职人员担任课题组负责人或组长;在领导岗位上敢任——截至目前,已有多名文职人员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我们想涉足某新兴学术领域,你感不感兴趣?”接到所在团队负责人的电话,刚入职的文职人员彭伟闻战则喜、跃跃欲试。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彭伟立即着手研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框架。相关软件公开发布后,受到国内外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因贡献突出,彭伟荣获“四有”优秀文职人员。
西北大漠戈壁,随着一声震天巨响,某装备试验成功起爆,泪水顿时浸湿了文职人员尹青的眼眶。
该型装备的前期试验场位于零下20多摄氏度的山谷,地下水结冰膨胀后,前一天刚放好测试仪器的线,第二天就会被冻进冰里。工作人员如果要对线路进行检查或移位,只能一点一点凿冰取线。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尹青和战友们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布置传感器500余次,圆满完成任务。
帮带解难:
我们齐心奋力前行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正在进行某课题论证的文职人员们既期待又紧张。
文职人员李正洲走上前接起电话,听筒那边传来激动的声音:“试验成功啦!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屋内霎时响起欢呼。
博士毕业后,李正洲加入该院某团队。从看文献、写报告、推公式、整理数据,到立项、研制、验证等,他全程深度参与某任务。仅1个月,他就成功探索建立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生成的数据模型达到相关要求。李正洲兴奋地告诉记者:“试验成功这一刻,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来一流的平台、进一流的团队、干一流的事业’这句话的含义。”
军事科学院高度关注文职人员成长发展、待遇保障等问题。新聘文职人员到岗后,他们组织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制订“一对一”帮带培养计划,用好各项政策关心关爱文职人员。2018年以来,他们在子女入托、困难救济等方面为文职人员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调动了文职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单位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我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心厚爱。”前两天,看着转了3次学的女儿走进军事科学院幼儿园,文职人员马丽娜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没了后顾之忧,她今后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如今,马丽娜已成为某杂志编辑队伍的骨干成员。
前不久,文职人员王慧顺利完成了某图书的编纂任务。在王慧的鼓励下,她的丈夫也如愿考取部队某单位的文职岗位,多年异地生活的二人终于在驻地团聚。在此之前,单位一直关心着王慧的家庭问题。得知王慧的丈夫报考文职人员,单位还派人就文职人员的身份地位、待遇保障、职能使命等为其答疑解惑。
激情满怀迎盛会,状态满格助打赢。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来,王慧饱含深情地说:“我要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出成绩,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晓玉 安志鹏 吴 双 解放军报记者 赛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