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跨越时空的“相逢”: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刺刀对向敌人,温柔留给人民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付晓辉

韩家奇手握刺刀走红网络。马 强摄

今年以来,随着《长津湖》《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等影视作品热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感动了国人。感动,不仅仅来自荧屏——在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年轻战士韩家奇的一个“无心之举”,让人们领略了人民军队的“温柔”。

韩家奇自己也没想到,一个“下意识”的动作,竟然让他当了一回“网红”。

在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眼见两名记者要擦身而过,持枪礼兵、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韩家奇本能地将握枪的左手移至刺刀处、护住刀尖,以防记者被刺刀划伤。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收获如潮好评。

“要不是有记者拍下来,我自己都忘了做了这么一个动作。”韩家奇后来说,当时他看见战友们护送烈士棺椁迎面走来,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个志愿军先烈手握刺刀、英勇杀敌的画面,那些曾经停留在画像、书本上的英烈形象,突然变得鲜活而又具体。青松翠柏间,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们还在冲锋……他们恰值青春芳华,正如如今的自己。

余光瞥见两名记者靠近,韩家奇本能地握住了刀尖。那大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本能,大概是一种流淌在军人血液中的基因。

“不一样的年代,同样的军人内核。”网友们说,71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跨过鸭绿江,长眠在异国他乡。今天,在接烈士“回家”时,战士韩家奇“刺刀对向敌人,温柔留给人民”,就是人民子弟兵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自然流露。

手握刺刀的那一刻,时空交汇、面孔重叠。

那些照片上已经泛黄的志愿军将士影像,与今天新时代的年轻战士交相辉映,在人民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对待敌人,中国军人永远是最勇猛的战士;对待人民,中国军人永远是最温柔的卫士!

对于韩家奇所在部队来说,韩家奇的网络“走红”,留下的远不止一份热度。

“韩家奇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现象。”该旅政委许大伟说,跨越时空的“相逢”,让官兵们得以与志愿军英灵“零距离”接触,一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英雄不再遥远,从礼赞英雄、迎接英雄到读懂英雄、争做英雄,他们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红色基因传承之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70年前的今天,中美空军血战大和岛

1951年11月30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空军血战大和岛。 年轻的飞行员不惧强敌,“刺刀见红”迎战美军战斗机。 70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些勇士们。 今日,缅怀! 激战约9分钟 “刺刀见红”迎战美军战斗机 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情报机关盘踞在朝鲜大和岛,...

青春之声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起播出

由厦门市委宣传部打造的国内首档理论宣讲青春成长类微纪实节目《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起全网播出。这是我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的新探索。节目通过对青年宣讲员闯关理论宣讲比赛的全记录,呈现新时代青年厚植理论功底、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实践,以够“潮”的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青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青...

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战机对海突击训练掠影【组图】

战鹰呼啸 砺剑海空 ——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战机对海突击训练掠影 深秋时节,渤海湾畔某机场,战鹰列阵,引擎轰鸣,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一场多机作战编队对海突击训练拉开战幕。 一声令下,战机梯次升空,组成编队飞向预定空域。越过海岸线后,长机前舱飞行员刘洋带领编队急...

宁德:民生工程“十个十”幸福提升“实打实”

台海网11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1月2日傍晚,宁德市区北岸人民公园街头运动场,篮球场上不时传来精彩进球后的喝彩声,绿茵场上足球爱好者挥汗如雨来回奔跑,场外老人小孩悠闲散步。 “有了这个运动场,这一带晚上一下子热闹起来。等对面华侨大厦投用,南北岸原来的‘暗处’一块块补上,就更美观宜居了。”家住华府豪庭的毛淇高兴地说。 毛淇口中的运动场和华侨大...

“我在长津湖为战友修烈士陵园”,专访抗美援朝老兵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让抗美援朝老兵再度重回公众视野。抗美援朝老兵易金荣今年89岁,当年曾经在长津湖修烈士陵园,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1954年的6月至9月,他和战友们一共修造、竖立6000多个烈士墓碑。 战场上的寒冷记忆 易金荣是湖北石首人,1932年出生,1952年10月参军,12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被编入志愿军第16军32师95团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