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七一勋章"获得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功勋闪耀喀喇昆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国庆节前夕,南疆军区某边防团机步营教导员李艳斌拨通了视频电话。“家里都挺好的,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屏幕那头,陈红军的妻子肖嵌文抱着快一周岁的儿子小京宝,与他互道祝福。

  一看到小京宝,李艳斌不禁红了眼眶。2020年10月25日,老搭档陈红军的儿子小京宝出生了。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出生前便永远失去了父亲。

  2020年,在那场回击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蓄意挑起事端的斗争中,我边防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3岁的营长陈红军,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忠贞为国土,热血洒昆仑。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展现出来的誓死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陈红军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被中央军委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一年多来,每天清晨,随着起床号响起,营部战士何生盼都会推开陈红军的房门,打扫房屋、清理床铺。那些训练教材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上;一旁的白板上,还清晰书写着当时的周训练计划,仿佛老营长从未离开……

  “很长一段时间,战友们聚在一起聊天时,总会不自觉地翻出他的照片来看。” 何生盼红着眼眶说,他总是忍不住会想起营长陈红军,想起那个冲锋在前的背影。

  2009年,大学毕业的陈红军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到征兵的消息,他便毅然报名参军。从条件优越的内地城市,跋涉3600多公里,走进边关军营。

  从优秀排长、尖子参谋,到标兵连长、先进股长,11年边关军旅,陈红军的戍边信念越来越坚定。他常对战友说,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就要在什么岗位建功立业。无论身居何职,陈红军都能快速实现角色转换、素质跟进、能力提升。

  “当作训股股长时,他的办公室在三楼,宿舍在一楼,遇到重大任务,干脆在办公室支了张行军床……”聊到老股长,连长陈鸿宇直言,“他干起工作来,就是个‘拼命三郎’!”

  2018年,陈红军升任机步营营长。面对全新转型,陈红军抱来厚厚一摞教材,铆在办公室里认真钻研。

  机步营配发某新式装备后,陈红军带领营连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精钻细研高海拔地区新装备训练方法。从火炮零件开始研究,自己编写教材。在他的带领下,全营实现“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为了提升官兵战术素养,陈红军利用单兵对抗系统,对班、排、连进行系统训练。2019年,一场红蓝对抗实兵演练拉开战幕。为了精准制订战斗计划,陈红军带着各分队指挥员在高原现地熟悉地形,在沙盘上仔细研讨进攻方案。

  “嗖……”随着红色信号弹升空,大部队从正面佯攻,分散蓝军火力。陈红军则带领一股小分队隐秘穿插,成功躲避“敌”哨兵侦察,如同一把尖刀插入蓝军指挥所。

  战后复盘,地形运用得当、兵力分配合理是红军胜利的关键原因。机步营名声大噪,“铁拳尖兵”的称号在雪域边关威名远扬。在陈红军的带领下,机步营先后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演练结束后,陈红军带着战友们亲手制作了一尊铁拳雕塑,象征着“昆仑铁拳”誓死守卫风雪边关。谁又可曾想到,这位全团最年轻的营长,在祖国的西部边境线上洒尽热血,将自己的军旅生涯永远定格在了第11年。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铁拳尖兵忠诚守防,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的营魂,激励着机步营每名官兵坚守在这片红色热土。如今,新式战车、火炮纷纷列装机步营,官兵继续发扬老营长的拼搏精神,驰骋向前。(郭 帅   黄宗兴   唐 帅

(来源:解放军报)

相关新闻
共和国功勋人物丨他们的名字,印刻在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丰碑上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桂梅。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她是谁】 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创办者张桂梅。 她用生命点亮万千大山女孩的梦想,照亮她们的前程。 ...

用生命践行誓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

加勒万河谷,这条位于西部边境喀喇昆仑山脉褶皱深处的细长峡谷,激流滔滔,乱石嶙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就驻守在这巍巍高原之上。...

英雄"无名":"七一勋章"获得者、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

秋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的一间病房,97岁的孙景坤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由于身体原因,2个多月前被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时,孙景坤未能到现场参加颁授仪式。当儿子孙福贵代他进京领回“七一勋章”后,孙景坤捧着勋章,眼里闪着泪光。如今,病重的孙景坤已很难说话,但照顾他的子女熟知老人的“习惯”,每天会用手机播放《歌唱祖国》给孙景坤...

人民日报点赞福州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观点)   ——学史力行创造新业绩③   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民造福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落实在行动上,为群众办实事,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建党百年之际,“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扎根社区40余年的福建省福州市军门社区...

福建省委组织部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林丹作先进事迹报告

台海网7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23日,福建省委组织部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到部机关作先进事迹报告。会前,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贤金根据中组部关于享受医疗待遇的通知,向林丹同志发放了医疗待遇证,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并再次向她表示祝贺和敬意。 报告会上,林丹同志以“一片丹心忠于党 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