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设置活动测控站确保嫦娥五号探测器平稳“返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嫦娥五号探测器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着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各测控站点成功实施探测器返回段测控任务。

  “发现目标!”17日1时许,在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某活动测控站快速完成目标捕获,并成功实施了返回器的遥测数据接收以及上行遥控任务。

  据了解,以第二宇宙速度实施返回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要经历两次出入黑障,以“打水漂”的方式尽可能减缓再入速度。为此,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首次在处于返回弹道轨迹内的藏北高原设置了活动测控场区,作为返回器飞入我国上空的第一站,以在返回器第一次出黑障后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控工作,确保返回器平稳“返乡”。

  某活动测控站站长王青介绍说,4个多月前,他们便从中原腹地完成全程近5000公里的铁路加公路转场,抵达预设目的地,同时刷新了他们成立50多年来单次最长转场距离与任务场区最高海拔的双重纪录。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回收四号发现目标!”几分钟后,返回器第二次出黑障,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另外一支活动测控分队接过测控接力棒。

  在此次回收任务中,该测控分队主要承担着嫦娥五号返回器第二次出黑障后的测控和关键指令发送,以及提供返回器开伞前后的光学实况摄录任务。通过该分队的光学经纬仪,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亮点出现在操作手面前。

  与此同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一指挥大厅,技术人员正在通过该活动测控分队传来的返回器遥测数据快速计算预报落点,并准确提供至陆上、空中搜救分队。

  “由于返回器在黑障区没有下行信号,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判断它的目标位置,只能通过前期设置的等待点以及中心发送过来的理论弹道进行搜索捕获。为了能够快速、精准地捕获返回器,我们通过跟踪国际空间站和信号弹等目标的方式来加强夜间捕获目标的能力,确保返回段测控任务万无一失。”测控技师王玉祥说。(来源:新华社 吕炳宏)

相关新闻
“嫦五”回家 全球热议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欧洲、美国、日本的航天机构、专家与媒体等对此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意义。   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当地时间16日多次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追踪报道”嫦娥五号的“回家”之旅:“我们收到了嫦娥五号的信号!”“对于嫦娥五号的返回...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电 题: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   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返回器姿态端庄地立在积雪覆盖的草原上,等待科研人员揭示更多奥秘。   16日深夜,返回器还在“返程”途中,地面搜索回收分队开始向着陆场预定区域行进。   不久前,四子王旗连降...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嫦娥五号探月之旅全程

11月24日,“出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到达目的地”——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 12月2日,“已揽件”——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表自动采样,并将样品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 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 12月6日,“已装车”——嫦娥五号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

今天,“嫦娥”回家了,还捎来了月球“土”特产!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 此后,轨道器与返...

外国科学家这样称赞嫦娥五号——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据美联社报道,嫦娥五号携带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后,华盛顿大学麦克唐奈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布拉德·乔利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这些样本的年龄将有助于填补大约30亿年前至10亿年前月球历史的知识空白。 乔利夫写道:“这些样本将是一个宝库!”他说:“我向我们的中国同行致敬,因为他们执行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样本进行分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