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事科研人:从实验室到胜战之路有多长【组图】(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军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款样机研发始于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2016年样机研制成功。当时因埃博拉病毒疫情已在非洲得到有效控制,负压帐篷移动实验室直接作为卫勤保障物资储存。

“我们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一体衔接的科研运行机制,即使科研样机也要保证落地就能展开,展开就能使用,使用就能形成战斗力。”系统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锋告诉记者。

时隔4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负压帐篷移动实验室样机依旧保持着“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战斗能力。疫情防控任务下达后,经过简单调试随即发往抗疫一线,在武汉连续安全运行76天,圆满完成装备保障任务。

(二)

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时,叮嘱有关部门要充分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扎实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打造高素质军事科研人才方阵。3年来,该院把人才建设作为强院兴研的战略工程,在人才培养上举措不断、力度空前,同时也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到系统工程研究院这个大家庭中。

“虽然对文职这个概念有些模糊,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服务军队建设的工作岗位。我有一个军旅梦,我想去。”时至今日,26岁的宋景新对当年报考军科文职的初衷依旧记忆犹新。

2018年6月,硕士毕业的宋景新已被吉林省松原市“招博引硕”计划录取,即将成为一名事业编制人员。“如果报考文职,一旦未能录取就可能面临待就业的风险,当时家里人也极力劝阻。但是,内心对军队的向往和对科研的追求,让我决定拼一次。幸运的是,最终军科也选择了我。”

“宋景新是个‘有些泼辣的孩子’,她有责任、敢担当、不怕吃苦、执行力强,所以我们都敢放手让她参与到重要试验中来。”这是老同志对宋景新的普遍评价。正是凭借一股子不认输、不服输的拼劲儿,加之领导、同事的帮扶,宋景新先后参加了3次军用食品部队试验。

2019年底,宋景新在满洲里参加一次重要集体食品寒区部队试验,让她感触颇深。那是个滴水成冰的地方,即便戴着手套穿着棉鞋也会在短时间内冻得手脚僵硬。在雪地上用炊事挂车对食品进行复热时,为了操作方便,试验人员脱掉了手套。操作完成,手已经没有知觉。当时她心里也在想:这样拼到底值不值得?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事专家:解放军战机对台喊话 有三点值得关注

军事专家杜文龙分析解放军战机对台喊话有三个点值得关注,一是“台湾地区”,表明一个中国的立场,二是“例行训练”,不要对此大惊小怪,三是“不要干扰训练”,如果干扰实战化的军事训练,可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解放军台海军事活动常态化是对“台独”分子的警告升级

今年的十一长假,解放军军机军艘频频出现在台媒报道中。10月3日,有台媒报道称,继运-8反潜机在中秋节(10月1日)当天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后,2日解放军军舰也出现在花莲外海,距离台湾仅30海里。事实上,十一期间F-16战机也频繁飞越花东上空,台空军人士说,台空军随时随地保持最高战备。 台湾军方声称,自防务部门在9月16日首度公布解放军军机动态后,截至10月9...

泉州市清源创新实验室加快建设 中小试基地即将投用

台海网10月5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记者近日了解到,作为福建省首批建设的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坐落于泉州市的清源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在加快建设。其中,依托中化泉州建设的中小试基地项目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该实验室采取“边筹建、边引才、边科研、边转化”的工作思路,实验室内设机构初步框架已经形成,通过双聘双跨...

冲锋在抗疫一线的“科研铁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右)在搭建的负压帐篷实验室检查血清分离(3月26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前)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ICU里紧张工作 (2月13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   姜涛博士(左)和黎浩博士(右)在搭建的负压帐篷实验室开展核酸检...

论文不能堆假货,处理必须动真格

□吴之如   近日,科技部通报了一批论文造假等案件的查处结果,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对附属苏州医院王贞予以解聘,免去其肾内科主任,撤销其肾内科党支部书记,追回引进人才经费,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奖励资格5年。(9月16日澎湃新闻)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