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一,黑龙江哈尔滨人,1977年出生,1995年入伍,现为东部战区海军某雷达旅一级军士长。从新兵下连至今,他扎根海岛24年,苦学精练岗位技能,累计上报空情数百万批次,无一错漏;参与重大演习演练空情保障100多次;成功处置多起异常空情;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荣获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2014年,他被授予“卫国戍边英模”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
战位值班中的吕敬一
1996年,18岁的东北小伙吕敬一第三次报名参军,终于体检达标圆梦军营,成为浙江某海岛上的一名雷达兵。那时的吕敬一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岛上一干就是24年。
吕敬一:“头两年,我的个子是一米五多,不到一米六,所以体重不合格、身高也不合格,验来验去都被刷掉了,没能参军,到第三次验兵才合格。那时,作为一个男孩子,心里对这身军装很向往。当时进军营只是简单地想好好干,别给家人丢脸,自己要争气,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在部队待一辈子,在这个岛上一待就是20多年。”
吕敬一在维护检测雷达
第一次进岛,大海上波涛汹涌,小艇左摇右晃,昏天黑地的晕船反应让吕敬一苦不堪言。新训结束后,连队的卡车又坏在了半道上,他和几个新兵就坐着拖拉机,在荒无人烟的岛上一路颠簸,来到半山腰上的雷达站营区,就此开始了军旅生活。
吕敬一:“当时第一感觉是海岛非常荒凉,当兵之前没想过会分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一个村子里面最起码还有好多人,到海岛一看,基本看不到什么人。当我们坐车到营区时,由于原来的路都是土路,上面有很多石头,坐上拖拉机,一路上蹦哒蹦哒,看着孤零零的一座营房在半山腰上面,感觉很心酸。”
作为一名雷达操作员,每天不仅要练口齿、测报,还要学理论,这对于当年只有初中学历的吕敬一而言,难度不言而喻。从最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吕敬一就给自己定了目标,要不落人后,要做到最好。为此,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去训练室练习,最后一个离开。
吕敬一:“因为很多专业理论公式,根本连字母都不认识,我后来找技师、排长请教,让他们帮着讲解,才一点点去理解。由于我的接受能力比一些战友差一点,训练进度比他们慢,所以只能自己加班加点。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我早起两个小时,别人晚睡一个小时,我就晚睡两个小时,就这样用时间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当你每天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精神都在这一件事上时,你连做梦也都是这些,在我睡觉的时候,嘴里面报的都是我们平面测报的数字,或者一些计算公式的数字。”
吕敬一在维护检测雷达
当兵第二年,吕敬一就在全旅雷达专业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笔试和实际操作双项第一名,在同年兵中最先入党。从军20多年,他累计上报空情数百万批次,无一错漏。一次值班,雷达上出现一个时隐时现的小亮点,凭着丰富的经验,吕敬一认为这是某国高空无人侦察机,上报指挥所后引起争议,因为这种无人机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停飞,后经查证,吕敬一的判断完全正确。
吕敬一:“70年代、80年代的那些老兵,可能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积累的资料,记录都写得非常好,做图的效果也很好。以前经常翻看他们整理的资料,自己也学着做,所以大脑的记忆比较深刻,对这款侦察机的性能也比较了解。”
在海岛上,雷达兵的生活中除了练口齿、报空情、学理论这些略显枯燥的日常,还多了一份危险。尤其是抗击台风的经历,让从小没见过大海的吕敬一印象特别深刻。入伍第二年,吕敬一就遇到了最强台风,为了保护器材不受损伤,他和战友们用粗绳绑在腰上,形成人墙,匍匐前行到配电房加固铁门。
吕敬一:“遇到大的台风是在1997年,还有2005年、2006年、2019年,其他的风都是十三四级,十三四级风对于我们而言都很普遍。1997年是我当兵第二年,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强台风,因为担心我们的供电房和油机进水,每个人都把绳子套在腰上,连在一起上去,人在那个地方根本就站不起来,我们是从台阶上爬上去的,行进过程中雨点从角角落落打过来,打在身体裸露的地方,就像针刺一样。打在雨衣上的响声,就像敲铁一样。
还有2005年,当时没想到防风罩会被风吹碎,我们当时的指导员叫陈涛,立刻就组织我们几个骨干带队,领着我们上去。确实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加固了钢丝绳和地缆。等台风过去我们再去看,雷达纯铁的撑脚还是被吹得变形了,风的威力就这么大。当时心里就是想着赶紧上去把装备拴好,把它保护住。我们对这些装备都特别爱惜,不想它出任何问题。当时也没想太多,等下来的时候,确实感觉后怕。”
吕敬一在连队授课
高山海岛,交通不便、条件艰苦,20多年来,战友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在去留问题上,吕敬一也曾有过几次纠结。尤其是在2011年,他的前任妻子因长期两地分居提出了离婚,吕敬一心痛于不能给幼小的儿子一个完整的家,但他也明白,在岛上当兵,的确给不了爱人想要的幸福。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在婚姻上放手,选择了继续留在部队坚守。谈起往事,吕敬一说要感谢岛上老兵对他的影响,让他在成长的同时也坚定了扎根海岛的信念。
吕敬一:“当时就是单纯地想,我不可能在部队干一辈子,想回家看看能不能挽回这段婚姻。但是后来我一点点地想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我真的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虽然家庭这块我确实想挽回,但是有的时候也不想欺骗自己,我已经看到了尽头。这个岛上的人很淳朴,过来之后,连队的领导和班长对我们真的很关心,他们也是一个一个在这个岛上待了那么多年,我自己一点点也就安下心来了。
以前我有个班长叫姜卫城,对我的影响最大,刚来的时候,不管是学习、训练还是睡觉,他都很关心我。训练上,他并不是强加他的方法给我,而是每个项目都耐心地给我讲解,然后让我自己去寻找方法。在他的引导下,我的成绩上升得非常快。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对新战友的关爱,还有在训练上、学习上也是有严厉、有关爱,他的教育方法、带兵方法,对我日后自己带兵有很大的帮助。”
从军20多年,吕敬一带过不少兵,曾经有一个新兵文化程度不高,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测报别人根本听不懂。为了让新战友早日跟上队伍,吕敬一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帮带,拿着字典一字一句教他普通话。在吕敬一的悉心帮助下,这位兵进步神速,后来成为单位骨干。
吕敬一:“带他就是和他一起训练,我坐在他身边,他每报一个字码,哪里不正确,我让他停下来重复去练这个字码,什么时候练标准了,我们再往下走,就这样一步一步去引导他。理论这一块,他不会,我就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先让他标上拼音,让他认识。有的实在不认识的,就去查字典。就是这样。现在我们的分队也一直是这样的传统,凡是能分到我们分队的兵,不管你的训练成绩怎么样,想好好干的,我们都会坚持把他带好,我们会陪着你,一点点把你带出来。”
战位值班中的吕敬一
入伍来到海岛后,吕敬一曾在日记本扉页上写道:“只要把雨雾台风当朋友,视孤独寂寞为伙伴,就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就能扎根边陲海岛书写春秋。”20多年来,吕敬一和自己的名字一样:爱岗敬业,始终如一。他怀揣着兵之初许下的心愿,坚守在偏僻海岛的平凡岗位上,用执著与精武诠释着一名雷达兵的忠诚与担当。
吕敬一:“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对空警戒观察,保证空中防线的安全。我只想说,踏踏实实在部队干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坚持在这个海岛上,安安心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我上报的空情每一批都合格,保证了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努力为我们国家海空的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记者 胡晶 李恒江)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