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岛洞头“海霞”红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兴武惠民六十载纪事
浙南门户,百岛洞头,一面巾帼战旗高高飘扬60载。这面鲜红的旗帜,属于1960年6月成立的浙江温州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
当年,以该连守岛卫疆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海霞》,曾风靡一时,使这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民兵连享誉全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海霞”,也因此成为女民兵共同的名字。
前哨犹如磐石,红装不负韶华。60年过去,“海霞”这面旗帜缘何魅力不减、鲜艳依旧?近日,记者带着“海霞之问”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探寻其中的奥秘。
“海霞”之魂——
“磁石”的魅力是什么
劈枪,端枪,托枪,举枪敬礼……一套动作干净利落,透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干练。6月中旬,在温州洞头某训练场,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民兵陈雪顶着烈日刻苦训练,力求把每个动作都练到极致。
不远处的射击训练场上,陈雪的姑妈、今年59岁的陈冬香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百步穿杨”的枪法赢得阵阵喝彩。
训练间隙,记者听到了一家三代五人当“海霞”的故事。
陈雪的奶奶池绿云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第一代女民兵,她把对旧社会的恨、对新中国和解放洞头官兵的爱,转化为保卫海岛家园的实际行动,在首任连长汪月霞的带领下,与守岛部队一起守卫海疆。
“洞头是解放军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洞头人更要保卫好洞头!”1977年,陈冬香在母亲池绿云的影响下,毅然加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改革开放后,身边人纷纷创业经商,她却不为所动。耳濡目染,陈雪的二姑和表姐也先后加入民兵连。
前辈的故事激励后人,精神代代传承。陈雪的“海霞梦”从小便在心里扎下了根。毕业于温州大学的她,原是一名幼儿教师,为了圆“海霞梦”,她不惜辞去工作。训练中,她不怕苦累、争当先锋,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
“都什么年代啦,还放着安逸找苦吃,女孩子受这个罪图个啥?”面对来自同学、朋友的质疑,陈雪说:“我是‘海霞’的女儿,就要当好‘海霞’的传人!”
三代“海霞志”,一脉家国情。“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如基因代代相传流淌在这一家人的血液里。
在洞头,优秀女青年争相加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海霞之家”“海霞世家”随处可见,“母女并肩当‘海霞’”“姐妹双双当‘海霞’”比比皆是。现任连长陈盈盈的奶奶也是老“海霞”,她自2001年入队以来,一干就是19年。
“连队就是一块磁石,吸引着一代代女青年成为‘海霞人’,续写‘海霞魂’。”连队指导员杨燕辉介绍,自连队组建以来,先后有2600余名适龄女青年加入这个光荣集体。
“海霞”之剑——
新时代的精兵什么样
在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陈列着连队的“传家宝”——当年国防部以毛泽东主席名义赠予连队的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在连队代代相传的,不仅仅是一支步枪,更是精武强能的打赢追求。“身为后备也要时刻准备”“民兵也是兵,也要练精兵”的练兵备战意识,融入一代代女民兵的血脉。
2011年,连队参加原南京军区组织的比武,以班用轻武器应用射击课目最终胜出,被列为精品教学课目。
2016年,19名连队骨干到某特战旅跟训,与现役官兵同台竞技,全部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
2017年开始,连队紧跟全国民兵调整优化步伐,积极推动转型:编组涉及通信、电力、医疗等10余个领域,队员个个专业对口,人人都是行家里手;连队大学生比例达81%,41%获得急救护理、消防救生、摩托艇驾驶等职业技能证书。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女民兵们在进行特种射击训练。潘支防摄
“3号海域发生渔船相撞事故,请‘海霞’女民兵派员协助营救……”仲夏时节,一场应急救援演练在东海某海域举行。该连救护分队闻令迅速出动4艘橡皮艇、3艘摩托艇,会同海事船快速向事故海域机动。
排长张晨莹根据风向、潮汐和事故发生时间、位置,迅速判定落水人员所在范围,并指挥大家变换成一字队形展开搜索,顺利找到落水渔民……
如今,在老一辈“海霞”曾徒步巡岸滩、放哨截海匪、成功阻拦敌特袭扰的海域,一支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快速集结动员、伴随保障的新型民兵力量扬威大海。
“海霞”之爱——
为民奉献的舞台有多大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女孩子在执勤,她们是做什么的?”2月下旬,来自江西南昌的“新洞头人”江敏芝看到一群女民兵正在检查过往车辆、检测行人体温,惊奇地问同行的丈夫。
“她们都是‘海霞’!”听到丈夫的回答,江敏芝肃然起敬。
在洞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海霞”;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海霞”。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温州成为疫情高发地区。疫情就是命令。女子民兵连主动请缨,先后进入50余个村庄社区宣传摸排、执勤劝导,每天持续工作16小时以上。疫情初期由于防护物资紧缺,女民兵们仅靠口罩防护,一位老奶奶看到后,心疼地说:“女娃娃,外面太危险,回去吧,万一自己感染了怎么办?”
“有危险得上,因为我们是‘海霞’。”副连长曾秀红说,“只要海岛群众平安健康,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6年9月28日晚,超强台风“鲇鱼”正面登陆,百岛洞头顷刻成为一片汪洋泽国,严重威胁着数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疾风骤雨中,60余名女民兵紧急出动,通宵奋战,转移疏散受灾群众1000余人,接着又连续战斗10多天,用柔弱的身躯为海岛群众筑起一道安全“堤坝”。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是在队的、还是离队的,“海霞精神”都融入她们的血脉。女民兵许弘辉出队后创办一家食品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吸纳60余名当地渔民就业,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海霞精神’是一面旗、一团火、一盏灯,辐射感召着洞头的千家万户。”海霞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国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