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在戈壁高原组织实弹发射。 宋远高 摄
★ 大国重器,剑行天疆。
来自火箭军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要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牢记历史使命,提升战略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视察火箭军机关和部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决策将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发出“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伟大号令,擘画了新时代火箭军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
“习主席对火箭军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战略军种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火箭军某旅高级工程师谭清泉委员感慨,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首要的是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地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
今年64岁的谭清泉,入伍44年来一直扎根山沟,数年前因病切除了一半肺叶。超期服役的他,去年从国庆观礼现场归队后,再次向组织递交了延迟退休的申请:现在部队改革强军向纵深推进,练兵备战正需人手,趁身子还能动弹,想为党多做点事。
这些年,火箭军部队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一名基层战士,火箭军某团二级军士长周丰林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扛起使命责任,努力做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头雁效应”发挥越来越明显。
“掌握创新理论,应在着力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改革调整中,火箭军某部高级工程师梁剑涛代表从旅领导调整为技术干部,不久前又因工作需要被调到新的单位,每次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她说,党的创新理论给足了她前行的信心,教会了她化解矛盾难题的方法。
★全面提高新时代战略制衡能力
新年伊始,习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明确要求紧盯强敌对手,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这是习主席连续第三年发布开训动员令,树立了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
谈及练兵备战,火箭军某部导调考评处处长丁国林代表不由想起5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2015年12月31日,习主席向火箭军授予军旗并致训词,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磨刀石’越坚硬,‘倚天剑’才能越锋利。”16年来,丁国林代表一直紧盯实战化对抗训练,深入研究红蓝对抗形态,从普通导调员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战场导演”。
2016年9月26日,习主席视察火箭军机关,鲜明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勉励火箭军全体指战员要“扎扎实实把战略能力搞上去”。
“不辜负习主席重托,必须扎扎实实把实战化训练水平搞上去!”火箭军某基地营长尹东代表感慨,现在训练强度大了,训练考核严了,训练内容难了,实战化水平正在节节攀升。
近年来,在荒漠戈壁、林海雪原,火箭军一支支导弹劲旅在多维“战场”摆兵布阵,锤炼复杂条件下实战能力。火箭军副司令员李军代表介绍,为切实提高新时代战略制衡能力,火箭军部队各级官兵正在奋力前行。
★锐意改革创新推动建设跨越发展
2018年4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东风-26导弹经过试装、试用和作战检验,具备了整建制装备部队的条件,授装后已正式进入火箭军战斗序列。
去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41核导弹方队压轴出场,首次亮相天安门,迅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火箭军装备部部长刘光斌代表介绍,“导弹个头越来越小,打击精度越来越高,毁伤威力越来越强”,每一步跨越,都得益于火箭军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强战略研究,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围绕火箭军战略定位、职能任务和发展目标,怎么建设、怎么发展、怎么运用等重大问题越研越透;搞好战略规划,以落实火箭军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战略军种建设更加贴近实战需要;推动战略转型,落实军种主建责任,加快推进专业化建、联合化用的步伐,“撒手锏”威力日益彰显。
“改革创新的伟力,体现在战斗力建设每一个节点。”常年战斗在洞库深处的火箭军某旅营长沙子呷代表说,近年来,他所在单位施工任务日益繁重,他们依靠科技创新,施工质效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近年来,火箭军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导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级中青年专家,数千项创新成果获国家和军队奖励,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居于国内和军队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导弹专家已涵盖火箭军所有导弹旅,为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巨大科技支撑。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