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的时代书写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观评
■余彦隆
纪录片《为了人民》剧照。
一场战“疫”行动,涌现出无数英雄;一部纪录片,使英雄精神得以彰显并传承。
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倾力推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一经央视播出,旋即牵动着全国亿万观众的心。
70分钟的纪实长卷,有火速驰援的果决,有敢打硬仗的勇敢,有党旗飘扬的信念,有奋力攻关的钻研,有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众志成城的意志。在60天的摄制周期内,创作团队多次深入“红区”,以纪实性跟拍、人物采访、细节抓取等多种方式,捕捉战“疫”一线真实可感的救治现场画面,把镜头笔触对准以命相搏新冠肺炎疫情、以爱守护危重患者的“白衣战士”,激情澎湃地完成了对战“疫”英雄的时代书写。
一
充分展示战“疫”英雄听党指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战斗风采,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点。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行动中的具体体现。习主席一声令下,全军迅疾行动:中央军委成立军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启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军队前方指挥协调组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密切军地协同,统筹指导一线医疗救治工作。联勤保障部队迅速反应、争分夺秒,上下联动、主动作为,采取超常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全军广大官兵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时间就是生命。从除夕夜开始,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共450人,星夜驰援武汉,陆续增援到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3家定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2月3日起,军队抽组1400名医务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地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2月13日至17日,运-20、伊尔-76、运-9三型运输机多地同步空运,多个不同方向铁路投送,2600名医务人员分两批抵达武汉,承担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们对军队战“疫”突击力量的“兵贵神速”再次刮目相看。
1400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承担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在战“疫”一线勇当先锋。武汉火神山医院是观众关注的重点,也是这部纪录片着力表现的一个要点。
片中,许多珍贵的镜头都是摄制组冒险深入病区获取的“战果”。那些散发着墨香的请战书、按在名字上的红手印、党旗下火线入党的宣誓词,见证着党员的战斗精神和决心意志,响应使命的召唤,回应生命的呼唤。那些被誉为“50后”党员突击队的队员李琦、陈萍等是全军肺病、传染病医学专家,在病房改造、流程设计、救治护理等方面,身先士卒,献计献策,第一批进病房、第一批进“红区”,用行动写下无数个“第一”。而活跃在救护一线的众多“90后”护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大考中,堪称“青年生力军”,向党组织交出了合格答卷。
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现了人民军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与病魔较量,用生命拯救生命。正如解说词所说:在这个春天,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痕的“天使面孔”,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面庞。因为深爱,所以留痕;因为隔离,所以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