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张鹏飞:不获全胜,绝不撤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名士兵的战“疫”突击

——记火神山医院勤务保障队洗消分队二级军士长张鹏飞

“它是不是像一只绿色的蝴蝶?”张鹏飞一边用操纵杆遥控30米开外的机器喷洒消毒液,一边转过脸来问。

4月4日,火神山医院勤务保障队洗消分队二级军士长张鹏飞,带领战友对医务人员通道进行当日第2次洗消。

火神山医院有数万平方米区域需要洗消,设置了1个洗消站、2个消杀岗、3个消杀区、21个洗消点。作为洗消分队负责人,张鹏飞已经在防疫一线“战斗”了2个多月。

“歼灭病毒不留死角,行动!”张鹏飞神情严肃,操控一台形似坦克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在通道最前方开道。

迷彩绿色的“坦克”灵活避让障碍匀速向前移动,左右开弓喷洒雾状消毒液。中士卢金“带领”一个清洁机器人紧随张鹏飞,机器人的两个黑色刷子将地面清扫干净。上士穆卫健、下士吴晓博紧随其后展开洗消。

收尾的是列兵张旭、下士陈小龙,他们肩背30多斤重的喷雾机,逐一对医务人员通道的196个门把手、90个开关、17个传递窗口、57个垃圾存放点进行消毒。

“邢录震、胡亚舜听到请回答,污染区作业,穿脱防护服要按区域流程规定严格执行。”张鹏飞不时用对讲机布置其余点位的洗消工作。

从2月1日至今,张鹏飞带领洗消分队担负火神山医院消毒工作,切断病毒传播源,保障环境的清洁。

任务最重的那天,他们连续工作16个小时,完成421名入院患者、100余台次救护车辆的洗消任务。回到宿舍后,每个人肩上都是一道道压痕。

其实,如今的“人机互补作业流程”,是张鹏飞和战友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与最初的纯人力手工作业相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不久前,在火神山医院医务人员通道里,张鹏飞胸前挂上了他军旅生涯中第5枚三等功奖章。他也是此次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火线立功的队员中唯一一名士兵。

“我是抗疫一线普通一兵。”当兵21年,张鹏飞当过步兵、炮兵、侦察兵、通信兵、油料兵和防化兵,担任过指挥班长、教练班长,代理过排长。

“爱军精武标兵”“学习成才标兵”“阅兵训练标兵”……不管什么岗位,他都干出一番名堂;演习训练、比武竞赛、抗震救灾……不管什么任务,他都出色完成。

“在抗疫这块特殊的阵地上,我们也要写出一个‘勇’字来,不获全胜,绝不撤离。”张鹏飞说。

(解放军报武汉4月9日电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特约记者 王均波 通讯员 杨 柳

相关新闻
确认过眼神,你是最爱我的人

护理站的呼叫器又响了,听着响个不停的铃声,火神山医院感染四科一病区护士长倪娟知道,肯定是6床的刘奶奶又有什么需要了。   让倪娟一眼就记住的是刘奶奶的眼神。70岁的刘奶奶是一名常年卧床的孤寡老人,身患甲亢、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十余种基础疾病,体重不到70斤,一层薄薄头发花白稀疏,高高凸起的额头下,藏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   瘦弱的刘奶奶...

战“疫”进行时:他们真是蛮拼的,抢救病人时就像在打仗

坚 守 ■孙兴维 林美娜 刘永瑜 一 3月11日,当天色渐渐放亮,璀璨的街灯悄悄暗去,微风吹拂的江城又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火神山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师卢武生揉了揉酸痛的腰,看着病床上已平静入睡的患者,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个夜班,可谓惊心动魄。 卢武生所在科室收治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起伏变化较大,前一分钟或许风平浪静,后一分钟就可能急转直下。...

建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人们都去哪儿了?

2020年1月起,3万余名工人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投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医院建成后,如何安置这些工人,成了一道新考题。   为工人发放补贴 每人每天300元共15天   医院建成后,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工人们怎么回家?中建三局总经理陈卫国介绍,武汉市内的工人自行回家隔...

战“疫”家书:夫妻两共同演绎跨越时空的家国情

家书寄语,夫妻俩共叙家国情 从军28年的硬汉周久虎最近有点“多情”,一周内就给远在湖北黄冈战“疫”一线的妻子覃芳写了3封信。 3月3日晚上10时30分,县委常委会刚结束,周久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第一时间与妻子视频。看到爱人脸上被勒得快要露出血丝的印痕,他心里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