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纵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6次参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中国70年·庆典时刻)纵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6次参阅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纵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6次参阅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全面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再度现身备受各方瞩目。

  纵览“大国长剑”的参阅经历,阅兵场上的一次次亮相串联起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几十年间走过的发展历程。

  1984年:首次走出神秘历史帷幕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诞生于1966年,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图为东风-41导弹方队接受检阅。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在1984年的国庆35周年阅兵中,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一个导弹方队接受检阅。受阅的3型导弹武器涵盖了中程、中远程、远程,表明中国此时已具备中远、远程核反击能力。

  1999年:现代化建设历史性跨越

  在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50周年阅兵中,四个导弹方队“压轴登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以全新姿态亮相世纪大阅兵。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受阅的导弹武器,机动性能更好、反应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发射距离更远、打击威力更大、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外界更注意到,中国的战略导弹变小了,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图为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接受检阅。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09年:作战力量体系已经形成

  5个受阅方队、108枚导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以强大阵容现身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60周年阅兵。

  常规导弹、陆基巡航导弹、中远程地地导弹、战略核导弹……5个受阅方队的武器装备均为当时中国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导弹,表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形成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拳头”。

图为接受检阅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65分钟里的70年

(新中国70年·庆典时刻)65分钟里的70年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65分钟里的70年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一群少男少女拨响自行车铃声,从长安街上穿梭而过。他们的笑声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群众游行中的祖国万岁方阵。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太空见证历史!“最高机位”瞰阅兵!

10月1日上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意犹未尽 看了一遍又一遍回放 这里还有一种视角 你没见过! 新华社联合多家单位 调用多颗国产卫星俯瞰阅兵 从“最高机位” 发回这三张 珍贵的长安街全画幅...

外媒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向世界展示"一流军队"建设成果

海外网10月1日电 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这一发生在中国的盛事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纷纷在首页重点区域、甚至头条位置进行特别报道。 彭博社报道截图 在太...

卓越城市!福州又摘得大奖!全球仅4个城市获评

台海网10月1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9月26日-28日,由欧盟委员会指导,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等共同主办的“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大会发布了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和企业优秀案例,福州市凭借“数字福州,一码通行”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与宁波、青岛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等4个城市...

见证70年·外国人追梦故事|潘维廉:希望中国梦成为世界梦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许多国际友人不仅亲历和参与了中国的沧桑历程,而且为中国发展与进步、中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行者。他们了解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和精神动力,相信未来世界将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人类的中国。《参考消息》推出“见证70年:外国人的追梦故事”专题报道,讲述在华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