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要我守边卡,边防线上把根扎,雪山顶上也要发芽……”
网络媒体国防行——走进热血边关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阿拉马力边防连和霍尔果斯边防连。 阿拉马力边防连不仅有“三峰骆驼一口锅,两把铁锹住地窝”的艰苦创业精神,而且还是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诞生地,在这里,我走过了最“颠”的山路、见证了艰险的巡逻路、也看到了路上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一)
红的花,白的雪,黄的叶,绿的草……沿着中哈边境线,穿过浓浓的山雾,翻过两个山头,我们一路“颠”到了阿拉马力边防连。
上山的路只有一条!夏季雨水大的时候,山洪泥石流暴发,部分路段被冲毁,进山的路也就断了。
与前几天的晴空万里不同,今天的暴风雨来的有点猛烈,山石纷纷滚落地面,露出“张牙舞爪”的面孔。虽然一路颠簸,但是我们还是有惊无险地来到了阿拉马力边防连。
阿拉马力边防连
说起这条被我们“嫌弃”的路,它倾注了边防连一代代官兵的心血。
上山的路,是边防连的官兵们一锹一镐挖出来的,姚金宝说:“没有路的日子,阿拉马力边防连仿佛一座荒岛,连飞禽走兽也很少光临,上山下山都要骑好久的马。碰上大雪封山,蔬菜不能及时运上来,导致很多人营养不良。”
当年,修第一段路的时候,请了一批民工,结果,干了两天,民工们撂下一句话全都走了:“这个地方不是人呆的!”
民工走了,官兵们决定自己修路。像愚公移山般挖土,敲石,再用小推车一点点地往外运,官兵们手上的水泡都磨成了老茧子。
第一批修路人退伍了,第二批又接着修……就这样,进山的路打通了。提起那段修路的日子,很多老兵直言不堪回首。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到今天,越来越多年轻的士兵通过这条路,走进了阿拉马力边防连,在这里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霍尔果斯边防连的官兵们面向国旗宣誓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驼铃阵阵,商旅绵连,丝绸、茶叶、瓷器走出国门,一路西去,各种域外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提起路,不由得想起丝绸之路上的霍尔果斯口岸,以及常年驻守在此的霍尔果斯边防连,从连队到国门哨所1070米,哨位连着祖国,军威连着国威。
边防,很多时候是寂寞、清苦、危险和牺牲的代名词。
在这里,边防军人是“开路者”、也是“守路者”,他们为祖国边防和边贸发展贡献青春热血,是责任,更是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