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16日电(记者王大千)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位于黄河源头,居住在这里的牧民格求一年多来常常身穿迷彩服奔走在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我是经过政府专业培训的生态管护员,也是参加过县人武部编组集训的民兵。日常巡护生态,遇到盗猎等突发情况快速处置,是我的应尽职责。”格求说。
格求是青海“民兵+”建设探索实践的一个典型例子。2017年5月起,青海探索民兵编组、训练、使用、管理、保障的新路子,以“民兵+战斗员”“民兵+生态管护员”“民兵+情报信息员”“民兵+政策宣传员”等模式,组织民兵广泛参与联演联训、支援保障、抢险救灾等行动和平安创建、精准扶贫、治水增绿护蓝等活动,努力把民兵建设成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过硬队伍。
着眼任务需求,立足省情实际,青海建成以基干民兵为骨干、普通民兵为基础的后备力量体系。民兵类型分为应急、专业、特殊三类,编组地域突出主要方向、重点地区和任务地域,构建起6州、2市、44县(区)、402乡(镇、街道)的民兵网。民兵职能拓展到生态保护、扶贫帮困、安保警卫等领域,一年多来完成“三江源”生态管护、“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执勤、抢险救灾等3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职能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作用发挥更加优质高效。
青海省军区负责同志介绍,在探索过程中,青海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聚力主导、军事机关力抓”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了定期组织专项集训和开展军警民联合应急演练制度、按任务需求建设战备库室和物资储备制度等,为“民兵+”工作普及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