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两名大学生士兵选择留队:青春无悔的选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军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是一年退伍时。

大学生士兵,这个在基层部队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的特殊群体,在经历部队大熔炉锤炼的两年之后,到底是选择继续留队服役,还是选择脱掉军装,回到大学重新开始学习?

东部战区陆军有两名大学生士兵,一个是入伍前已经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李茂源,一个是入伍前就读于上海某民航学院的郭宏阳,今年退伍时他们都选择了留队选改士官。两名大学生士兵的选择,引发了官兵热议,有对他们选择留队的不解,但更多的是点赞他们为改革强军事业的无悔奉献。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茂源、郭宏阳作出如此抉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名大学生士兵,探寻他们把火热的青春留在部队,选择留队的心路历程——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右一为郝明明摄,左一为史亚翔摄,题图合成刘康。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探寻两名大学生士兵选择留队的心路历程

我愿在梦想的舞台上绽放青春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合成三营装步五连中士 李茂源

我是李茂源,现为装步五连一班副班长。9月初,我放弃了回校读研的机会,选择了留队,从上等兵选改为中士。这件事让身边的战友很不理解,很多人都说我转士官不值得,以我的学历,回去以后完全会有更好的发展,为何选择留在部队受苦受累?但我想说的是:“参军报国是我无悔的追求。”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步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通信兵、工兵、侦察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部队给我提供了很多成长进步的机会,抓住,还是放走?在这所“大熔炉”里,我坚信成功必定属于努力的自己。

和许多人一样,参军入伍也是我童年时的梦想。25年前,我出生在山东枣庄,在听着铁道游击队的传奇故事,摸着布满弹孔的台儿庄城墙中成长,让我从小就向往军营。父亲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圆梦军旅,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大舅和伯父都曾当过兵,特别是伯父,曾服役于西北大漠深处,为国家核试验保驾护航。受他们的熏陶,我的军旅梦更加坚定。两年前大学毕业时,虽然已经获得保研的资格,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既圆了自己的军旅梦,也能给父亲一份安慰。

部队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我的母亲身体有残疾,行动不便,入伍后我一直挂念母亲的身体。那段时间,指导员鲁晓龙找我谈心,帮我消减忧愁、打开心结;身边战友也纷纷陪我聊天、找我一起运动,帮助我调节情绪,他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懂得了尽忠即尽孝的道理。我作为镇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入伍战士,父母都倍感骄傲。不久前,父母还专程来部队看望我,看到我在部队的表现,他们很放心,希望我能留在部队安心服役。父母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军营才是真男儿建功立业的归宿。在我看来:保家卫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部队是超越自我的舞台。披甲两年,我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就自视清高,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比绝大多数班长还大而不服从管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下连后我放弃了连里安排的文书、技师等“舒适”的岗位,主动选择训练强度大、体能要求高的步兵专业锻炼自己。面对身边十八九岁的战友,我只有勤学苦练,靠着自己的努力,用“笨鸟先飞”的办法补齐了军事素质的短板。我的军事体能技能不仅很快跟上了连队整体水平,最终还走在了全连前列。

“全面打基础,行业树品牌”是我们旅队建设的目标,全体官兵正乘着改革强军的春风奋力前行:暖心工程沁兵心,官兵幸福感爆棚;“老槐树”精神激励斗志,情感高度认同;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能打仗、打胜仗信念坚定……作为旅队的一分子,身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我有什么理由不留下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强军兴军的路上,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建功军营,身处时代大潮,作为大学生士兵的我当仁不让,投身改革强军,用自身努力为强军兴军作贡献。

(李鹏飞、刘 正整理推荐)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市海丝慈善会对接帮扶27名贫困大学生

台海网9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晓平)近日,厦门市海丝慈善会在万佳云顶酒店举办“庆中秋 迎国庆”海内外慈善联谊活动,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侨界爱心人士100多人,以及国内爱心人士、会员400多人参加会议。此次活动以“携手海内外爱心人士彰扬慈善”为主题。   据导报记者了解,海丝慈善会响应《厦门社会组织对接帮扶临夏州贫困村的倡议书》,发...

"95后"大学生患上"开学恐惧症" 专家:直面问题是关键

95后大学生患上开学恐惧症 专家:直面问题是关键   开学日一步步逼近,浙江理工大学的准大一新生苏雪心里却犯了嘀咕——一想到要认识新同学,就开始心慌、紧张,甚至有些害怕。   这也是传说中的“开学恐惧症”。   作为“开学恐惧症”的易感人群,大三学生田东岳说,开学前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不受爸妈啰嗦和有一定经济支配权的开心,又有课业带来的压力,“...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薪水不如小时工 困难学生难买账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将时薪提至12元/小时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   勤工助学薪水不如小时工 困难学生难买账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公布《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提高了大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岗位的时薪,从2007年的不低于8元/小时提高到原则上不低于12元/小时。即便如此,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对北京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的勤工助学岗位进行...

两岸30名大学生走进漳州企业 加入一场工业设计的“头脑风暴”

东方科技的设计师为两岸学生展示产品内部结构。 东方科技的设计师点评两岸学生的手绘稿。 台海网9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今年夏天,在“八闽杯”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中,两岸30名大学生走进了漳州的两家企业,加入了一场工业设计的“头脑风暴”。 跨海搭档   “这是我...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出炉 福建高校将招76人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教育部网站报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下达2019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公布了“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名单,并对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提出具体要求。 据悉,本次计划在全国招生5000人,在福建将招生76人。 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