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9月14日电 题:为何偏偏王继才能守住开山岛?
新华社记者李灿
为什么,别人不能待下去,偏偏他守得住开山岛,长达32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随着守岛英雄王继才故事的传播,许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有人说,是因为他的“红色基因”,父亲王金华是老共产党员,二舅魏加明是解放军老战士,都极力支持他;有人说,是县人武部老政委王长杰的殷殷嘱托,使他难以拒绝;有人说,是因为妻子王仕花毅然上岛共患难,给了他极大的精神支持。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最关键的,是他发现并认定了这个岗位的意义:守岛就是守国!
开山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有战事,是兵家必争的黄海要塞,然而,现今是和平年代!
留给守岛民兵的任务是什么呢?无非是每天花30分钟在这巴掌大的小岛走一圈,看看空荡荡的营房、坑道,望望四周的海面、航标,然后在守岛日志写上“一切正常”!
刚开始,王继才和其他人一样,也认为没意思。不过,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没有停留在一般人的认知水平上。他琢磨出了一个极普通却极重要的道理——这个工作虽小,却是“十分必要的”!
既然必要,别人又怕困难,那么我来!别人一直怕困难,那我就一直做下去!想透此点的一瞬间,这个凡人的躯体中,升腾起一股英雄之气!后来,夫妻俩所做的事,就不再是悲苦而看不到尽头的劳役,而是满怀希望的创造,是“我们的活法”了!
据王仕花透露,任务中根本没有升国旗,第一面国旗是老父亲让王仕花带上岛的。为了强化工作的仪式感,他们自费买旗帜,做旗杆,砌旗台,每天和太阳同步起大早,一人升旗,一人敬礼。开山岛也为之精神大振!
根本没有种树的职责,他们却一遍一遍地试种。先是种活了一株苦楝树,慢慢又种活了松树、桃树、梨树、无花果、柿子、葡萄、樱桃……千百年来,这岛上没有一棵树,除了自然条件限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没有人像他俩那样,花那么长时间,想那么多办法。
所以,家庭有困难,他们不撤退;3700元的年收入二十多年不增长,他们不抱怨;自掏腰包修码头,他们不报销;近年当上了全国“时代楷模”,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巡岛、观海、记日志……
于是,世间就有了“守岛就是守国,爱岛就是爱家”的“开山岛精神”。知行合一的民兵王继才,就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