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北部战区空军某旅30余台装备和保障车辆向预设阵地机动。车辆刚驶出营区,便兵分多路,快速隐蔽接“敌”。经过精心伪装的车辆,或混杂在高速公路的滚滚车流之中,或分散在省道和县道上轻装简行。千余里行程中,始终未见大部队“集群行动”的踪迹。
带队指挥员陆彦斌回忆,以往部队机动,数十台装备车辆组成车队,开出去绵延数公里,不但机动速度慢,也容易被“敌”侦察发现。信息化条件下行军打仗,往往“发现即摧毁”,哪怕留下蛛丝马迹都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为此,该旅从实战出发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铁流滚滚”的场面,努力练就行军“隐身术”。
演练展开前,该旅专门设置行车规划室,对机动行军数据库进行充实。在此基础上,他们探索出小分队、多路径、大间距的行军模式,增强部队行军的隐蔽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分队虽小,但作战单元、保障和后勤单元配合紧密,具备“走打吃住藏”的能力。车队有效“瘦身”,随行官兵数量也相应精简。机动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险情”“特情”,逼着官兵既当司机又当修理工,既当操纵员又当炊事员,接受全方位考验。
“从源头上分散行军梯队,以战斗单元编组行军,就是让各分队甩掉拐杖,真正做到兵行千里无踪迹。”该旅旅长王建荣告诉记者,此次分散机动行军比以往大部队机动省时约35%。在部队进驻阵地的后续演练中,各分队撤收即走、架设即打,有效提高了抢占战场先机和战场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