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带伤冲刺,中国军人血性震撼赛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原标题: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侦察尖兵”项目的激烈角逐中,中方队员王帅在右足骨折的情况下,以顽强战斗作风完成比赛——带伤冲刺,中国军人血性震撼赛场

  中方队员在雨中登机出发。

  飞刀出手,一击毙敌;爆破目标,干净利落;撤出战场,悄无声息……

  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侦察尖兵”项目的激烈角逐中,中方参赛队以出色表现赢得各国参赛军人和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成绩刚一公布,俄罗斯队队员维克多来到中方队员黄鑫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中国军人,请允许我向你致敬!”

  “侦察尖兵”项目以火药味浓而著称,所有课目、流程均按照打仗要求设置。经过严格选拔,陆军第74集团军某特战旅一连连长黄鑫和11名队友,代表中国军队跨越6000多公里来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参赛。

  7月30日,开赛第一天,中方参赛队就经历了不小的考验。

  当天上午,“按方位角行进10至15公里”课目的比赛刚刚开始,天气突变,中方队员在暴雨中机降至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本就遮天蔽日,再加上暴雨,能见度不足20米,而队员们除了一个指北针,再没有任何定位参照。

  然而,黄鑫却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翻山峦、过沼泽、穿荆棘……队员们行进迅速,最终以2小时45分钟的优异成绩率先完成比赛。

  狭路相逢勇者胜。比赛不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

  8月8日是“侦察尖兵”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当天进行的收官之战——“带实弹射击的5公里急行军”课目中,中方队员王帅在距终点2公里时重重摔在地上。

  其实,开赛第一天,王帅就不慎崴脚,他忍着伤痛参加比赛。这回,王帅的脚再次受伤,疼得他直冒虚汗。

  “兄弟,能坚持不?”队友们为他捏了把汗。

  “没问题!”王帅强忍着伤痛顽强地站了起来。50多斤的武器装备压在身上重如千斤,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奋力前进。

  还有1000米!黄鑫取出五星红旗,冲在最前面,大喊一声:“兄弟们,为了中国军人的荣誉,我们拼啦!”

  跟着国旗冲过终点后,王帅瘫倒在地。经诊断,他的伤为右足内踝撕脱性骨折。目睹这一幕,曾经上过战场的俄罗斯陆军侦察处处长沙达洛夫向王帅竖起大拇指。

  在“侦察尖兵”项目比赛中,中方参赛队最终获得团体第二、4个阶段第二,并摘得“最佳通信兵”“最佳工兵”和“狙击手奖”3项最佳个人奖项。(林修强 张圣涛)

  短 评

  砺兵,终极赛场为战场

  项目全、地域广、火药味也够足……七八月间,“国际军事比赛-2017”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5国的广阔赛场燃起战火。

  首次在国内承办6个比赛项目、出国参加9个比赛项目,我陆海空军参赛将士不断挑战人体生理心理和武器装备性能极限,共夺得9个团体第一名。

  从2014年首次派遣小分队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以来,我军参赛队一年一个台阶,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砥砺前行、能打胜仗的强军风采,和平友好、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放眼世界、发奋图强的进取精神,开放练兵、迈向一流的铿锵步伐。

  军事比赛,是和平时期检验军事训练水平的一把尺子和一面镜子。除“国际军事比赛”外,这些年,我军官兵在“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国际陆军“体能与战斗技能”竞赛、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等各类赛事中,一次次走出国门,与外军官兵同场竞技,增进友谊。

  都说赛场如战场,但其中的一个“如”字,也在提醒我们——终极赛场为战场。

  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价值所在。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中国军人不会因在赛场摘金夺银而沾沾自喜,而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通过对比看差距,将比赛一流转化为建设一流,把比赛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刘化迪)

相关新闻
第二届中国军事文化网络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强军尚武,有你有我!”2017年12月23日,为进一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主席关于互联网和强军兴军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时代互联网治理与管控,网络强国、网络强军,拓展军事文化传播,助力强国强军发展,由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网络研究中心及北京华钺智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军事文化网络主题论坛在北京香山颐和宾馆举办...

王毅:加强对华合作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图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迈入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2017年度特别报道)   ──外交部长王毅回顾2017年中国外交并展望明年工作   临近岁末,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深入解读了一年来中国外交的开创性成果,梳理了党的十九大为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作出的顶层设计,并介绍了下阶段外交工作重点。   记者:今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

考研背后:往届生读研比例上升 奔就业成首要动机

考研:招生越多压力越大的背后     12月23日,早晨8点30分。   又一年的考研大幕开启,无数大学生走进考场,准备通过这两天的考试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据统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就业成为报考的最主要动因。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 中国教育在...

千人调查显示:67.5%适龄青年被父母或朋友“催婚”

千人调查显示:67.5%适龄青年被父母或朋友“催婚”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12月23日,颇受大学生欢迎的高校版“非诚勿扰”——第六届千人单身联谊在北京举行,来自北大、清华等数十所高校千余名学生和北京部分名企白领上演一场“集体相亲”。这些参与者...

新华时评:期待更多中国之翼翱翔九天

新华社广州12月24日电 题:期待更多中国之翼翱翔九天   新华社记者胡喆、胡林果   继大型运输机运-20、大型民航客机C919成功飞天后,24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让大飞机飞向蓝天,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