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专家:构建新时代军民融合 国家战略“大科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时代的军民融合,我们不干,谁干? 军民融合的新时代,我们不创造,谁创造?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我们强烈感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应加快构建新时代军民融合战略“大科学”。

  这个“大科学”基本表现形态是以前沿性、交叉性、基础性和整体性多学科群为运行方式,以军地多领域集体攻关以及大规模、大尺度的双边和多边前沿性科技合作为重要标志,以协同创新、联合创造、重大发现为目标,为占领国际科学前沿、提高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核心领域受制于人、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提供重要支撑。

  解决好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务必做到三个“把握好”。

  把握好融合战略的“五个面向”。面向关键领域加强基础研究,解决好在管理观念、管理重心、管理机制方面的偏移,防止和避免某种程度的急功近利。面向核心自主前沿技术寻求新突破,在对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上,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弯道超车再到领跑的实质性转变与提升。面向重大专项工程打造龙头和精品,争取形成引领发展的先发优势。面向新兴领域推动创新发展,推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核安全和生物安全等五大安全领域发展,建立起立体多维、多形并存、由空至海的发展模式。面向重要方向加快基础建设,重点是适应军事需求,抓好军事斗争准备,突出设施基础、工业基础、科技基础、人才基础等四大综合性基础建设。

  把握好科学发现的发展运用。对科学发现的创新性应用,是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科学”的一片蓝海,此举将有利于打破一直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打转转”的思维定式,向逆向思维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实现革命性改变。有“钢铁侠之父”美誉的埃隆·马斯克通过力学原理的逆向推理,提出以第五种出行方式“超回路列车”代替今天的高铁和飞机。以密闭舱利用磁悬浮技术,在管道中没有阻力飞驰,最高时速可达760英里。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展的魅力所在,正是军民融合的魅力所在。

  把握好科学发明创造的运用。人们对创新思路的认识,在新想法、新技术、新创意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往往并不看好、并不赞同甚至无法理解。在科学发展的壮丽航程中,颠覆性的科学成果往往孕育萌生在一个个枝枝杈杈的小溪流中,最终汇聚成奔腾咆哮的大江大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军地双方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广泛参与的深度发展格局。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于川信)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7-11/18/c_129744108.htm

相关新闻
连续两天专家市民共聚一堂 同议“厦门2035”新蓝图

台海网11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通讯员 杨燕)连续两天,厦门市就厦 门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厦门2035”)阶段性成果专家讨论会,邀请市民共同讨论本次总体规划。   “专家咨询”是本次“厦门2035”编制的组织方式之一。这次参与讨论评估“厦门2035”阶段性成果的专家来头可不小,有唐凯、孙安军、周晓航、潘安、李郇等规划、经...

胡石青:两岸经济交流从合作走向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继2008年以后形成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两岸经济合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诸多成绩,不仅让两岸民众共享福祉,“珍惜这一得来不易的成果”成为两岸各界共同的认知,也为最近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出现的变局预留了弹性调整的空间,减缓了冲击,从而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妥善应对台海变局”提供了可能,并为两岸走向经济融合,从而触发两...

绿营怕大陆干预台选举?专家斥:民进党要嫁祸给大陆

【环球时报记者 李司坤】英国《金融时报》13日撰文称,在遭受黑客攻击后,出于对中国大陆影响其选举的恐慌,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正在增强其网络防御能力。《环球时报》就此采访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他表示这是无中生有的说法,“大陆对台湾的县市长选举有那么感兴趣吗?它选出来的这些政治人物,大陆有必要去干扰吗?选出怎样的政治人物,对两岸关系有这么...

集美区民间文艺团队走进基层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集美居民在家门口欣赏了一场接地气的文艺盛宴。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答嘴鼓、荷叶说唱、芗剧、闽南话三句半……10日晚上,集美区十九大精神戏曲宣传队走进杏林街道宁宝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欣赏了一场接地气的文艺盛宴。活动由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

21家单位建起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厦门市科协高端“引智”出新成果

■我市已有21家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院士在企业演讲。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11月10日,2017年厦门市科协年会主会场活动在湖滨南路科技大厦举行,我市又授牌成立8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也有新进展,部分学会和企业达成新签约,将开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