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开建
本报武汉9月17日电(记者杨舒)9月16日,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汉开工建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告别“向阳红09”船,迎来自己的专用支持母船。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开工仪式上所言,“‘深海一号’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蛟龙号’的技术性能,大大提高我国深海精细调查能力,我国深海科考又添一国之利器。”
图为6月23日,“蛟龙”号1:1模型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展出。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2012年,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创造了世界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深下潜纪录。随后5年,“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航次,经过百次下潜,其技术稳定性和先进性得到了有效验证,在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深潜系统是一个整体,光有好的潜水器还不够,还要有与之匹配的海洋科考船。现有的“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船于1978年12月服役,是一条超龄服役的老科考船。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介绍,“向阳红09”船干舷较高,满载时达到4.3米,当不良海况导致船体摇晃时,被吊举的“蛟龙号”容易产生剧烈摇摆,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蛟龙号”的布放回收需要限定在较好的海况下进行,因此影响了科考作业效率。同时船只噪音大,没有装备动力定位系统,达不到潜水器工作母船的状态。此外,“向阳红09”船没有专门的潜水器库房。
2015年,“蛟龙号”新母船项目通过发改委立项,如今正式开建,定名“深海一号”。“这条新船是根据‘蛟龙号’特点专门设计的,既定位为综合科考船,又服务于深潜,能极大提升‘蛟龙号’有效下潜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书记刘保华说。
据了解,“深海一号”由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设计,船长90.2米,型宽16.8米,续航力超过14000海里,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配备了满足科学调查及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多种类型、超过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专用6000米级无人缆控潜水器作业系统,同时在节能降噪方面进行了技术设计。该船不仅可为“蛟龙号”深潜作业提供合适的水下、水面支持,还具备数据、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还拥有专门的“蛟龙号”维护保养机库,配备潜水器充油、充水、充气、充电和拆检等成套维护保养设备,可以在室内完成例行维护维修工作。
按照计划,“深海一号”经过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年的建造,将于2018年8月31日下水,经过试验后,于2019年3月交付使用。与此同时,按照潜水器维修要求,“蛟龙号”也将经过一年多的大修改造,于2019年进入正式业务化运行阶段。届时,“蛟龙号”将与“深海一号”正式组合,于2019—2020年执行我国环球科学考察任务,在全球航次中,“蛟龙号”将在世界主要海区执行多次下潜任务,由此向建国70周年献礼。
同时,“深海一号”的开工建造也将为我国深海空间站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刘峰表示,“蛟龙号”实现了载人深潜,但还需发挥更大效能,探索建立让人可以在海底驻留更长时间的深海空间站,是我国走向深海的重要举措,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目前正在项目论证中。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9-18/83333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