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梁和他资助的学生在一起。(照片由本人提供)
有生之年力争捐到一百万
人物小传
吴庆梁,河南焦作人,1929年6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1953年4月入党,历任驻外使馆翻译、研究员、参谋,1984年离休,1992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1988年7月被授予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2009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
入夏后的一天,在京东的一个小院,记者见到了吴庆梁老人。
清癯,挺拔,银发,善目……聊起21年的捐资助学之路,吴庆梁努力地回忆着。对于一些细节,他常说“记不清楚了”。但聊到如今最大的心愿,他的回答却异常清晰:“在有生之年,我要力争捐到一百万!”
的确,走过88个春秋,耄耋之年仍念念不忘的,不是影响一生的大事,就是烙在心尖的要事。
小时候曾被日本人赶出家园的吴庆梁,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饱饱地吃一顿饭、好好地上一天学。1949年穿上军装后,他更懂得了“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家庭幸福”的道理。
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了为祖国昌盛、民族富强而奋斗的梦想,他就和奉献紧紧连在了一起。工作期间,吴庆梁一直把岗位作为爱国报国强国的战位,干得非常出色,2011年9月被中国翻译协会军事科学翻译委员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翻开吴庆梁唯一的影集,两张手画的表格映入眼帘。表格里一笔一划地记录着他从1992年至今的18次捐资助学,最少的5000元,最多的10万元,总计60多万元。
1996年6月13日,河南省温县实验中学,3万元。
2010年6月30日,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中学,5万元。
2011年1月14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9.75万元。
……
“那3万元呀,基本是家底。”聊起第一次捐款,吴庆梁打开话匣子,“我宁可没房子住,也不能让那些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没学上。”
那一年,吴庆梁送母亲的骨灰回老家安葬。离家50多年,重新踏上故土,他既为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激动,也为仍有少数贫困孩子失学而难过。吴庆梁和家人商定:捐钱帮孩子们回到课堂。
回到北京不久,赶上干休所按政策开始房改。“我准备买房子,家里也就存了5万元,但看到孩子们上不起学,我就从里面拿出3万元,在温县实验中学建立了庆梁教育基金。”
上世纪90年代,3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吴庆梁资助寒门学子的开始。
此后的20多年,他省吃俭用,房子一次也没装修、家具一件也没换,却将爱心一次次播撒到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身上。
2007年,吴庆梁以他和夫人的名义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设立为期10年的“穆凯奖学金”,每年捐资1-1.5万元,奖励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2009年,他向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龙潭村捐助5万元,支持发展教育事业。
2010年8月,他为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教村第一小学的25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365元。
……
当吴庆梁把捐资助学作为后半生的主线,他的“爱心圈”越画越大。以他的名义设立在4所大中小学的奖学金,让2000多名学生受益。
人活着,谁都有梦想。而人生的最后一个梦想,则是一个人一生的总结。驶向人生的最后一站,有的人想把吃喝玩乐进行到底,有的人想给子孙后代多留些资产,而吴庆梁的梦想,无疑更令人心生敬意……(张能华)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7-08/05/c_129673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