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缺德少才”的美国教师爷
作者:王洪光
【环球网军事报道】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专文,宣称由塔夫茨大学政治学家迈克尔·贝克利和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研究员伊恩·伊斯顿各自的研究报告,“呈现了台海战争的可能景况”,认为“台海若爆发战争,结果会与北京所威胁的景况迥异“。
只是歼-20的服役,并将成规模成建制的形成战斗力,足以在台海形成压倒性优势,不惧任何强敌介入!
该文论点和论据主要有五:一是“台美日领袖在北京敌对行动开始前60多天,就能知道解放军在做准备。时间足够让台湾转移大部分指挥管制设施到坚固的山中隧道,将舰船开离港口,在海中布雷,分散及伪装各地的军事单位,将经济转供作战之需”。二是“台湾西部沿海仅有13处海滩可供解放军军登陆,每处均有因应作战的准备”。三是“很多沿海都有化工厂,解放军展开攻击后,面临毒气威胁”。四是“解放军空军打击台湾空防与机动火炮时,不会有更高的成功率”。根据是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投掷了8.85万吨弹药,都没能摧毁一辆在伊拉克公路上机动的导弹发射车”;还有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塞尔维亚78天空袭,只摧毁了22个机动导弹连中的3个”。五是解放军登陆后,要“面对散布于稠密城市与各地丛林中的250万后备军人”。
结论是:“在一个利于防守的年代,像台湾这样的‘小国’不需要大规模军事预算,就能拒解放军于彼岸”,所以要让“台湾人知道前述的有利情况,对防卫台湾应比现在更加乐观”。最后全文归结为“只需要确保买到足以让解放军无法入侵的军备即可。这若能在美国获得解决,解放军就不再有威胁开战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再没有谁比我们更热爱台湾!也再没有谁比我们更痛恨台独、及其背后势力!
读了此文,给我的直接感受是,这些“专家”怎能如此罔顾两岸实力,信口开河,煞有介事地发表天方夜谭式的呓语?其专业能力还不及两岸关心台海局势的一般网民,这是专家吗?让我对西方智库的学术水平又看低了一截。一般网民都具备的台海地理、政治、军事常识,都高于这两位“专家”。发专文去批驳这种“专家”制造的伪劣产品,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似乎自己也沦落到“专家”的水平。还是不要认真地展开批驳了吧,仅就常识问题谈几点: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以来多次演练“危机避难”。足见如果台海爆发战争,第一个抛弃台湾外逃的会是谁!
一是双方的战争准备。台湾在60多天前就知道我要攻台,台湾能从容准备。孰不知,我近一二十年一直在和平环境下进行战场建设等各项战争准备,主要攻台部队几十年来一直“枕戈待旦”,战备等级极高,星期天休息日都异于其他部队。可以告诉“专家”和台方, 真要打的话, 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直前准备 。“战略突袭”阶段已省略了“部队前推”这个环节,甚至以营区作为进攻出发阵地,从驻地直接发起攻击行动。现在我军的装备和部队训练已完全能够胜任。 最多个把星期,我军指战员就能坐在台北街角喝冻顶乌龙茶了。
近些年来,解放军的战斗力在全体系层面的实现全面突破,台湾海峡早已经不是“天堑”。
二是台军以疏散隐蔽避开我火力打击。这一招能减少损失,但也有限。舰船在台岛东北海域的疏泊地,军机的佳山、台东洞库,能隐蔽陆军军力的雪山隧道,台北的衡山圆山指挥中心,都在我重点打击范围之内,还能逃到哪里去?除非去日本,但也要日本敢收留。由于我火力突袭和登陆作战、纵深搜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气呵成,等到台军收拢部队,恢复战力,黄瓜菜早凉了。还是收拢疏散人员直接进战俘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