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邻邦扫描  >> 正文

高空无人机持续侦察,低轨卫星群严密监视 日本为防中俄超音速导弹想新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本正将中俄高超音速导弹作为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并竭尽全力加以应对。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9日披露,日本防卫省将使用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以及低轨卫星星座对所谓“可能来袭的中俄高超音速导弹”进行预警。中国专家表示,此举表明日本在“敌视中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期预警只是防御高超音速导弹的基本环节,即便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要解决精密跟踪、识别和拦截的难题,它们都是单靠日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过特殊改进的“死神”无人机可以探测弹道导弹。

针对中俄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称,日本防卫省透露,采购先进的无人机探测系统专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特别是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导弹。日本《产经新闻》称,根据防卫省计划,这种无人机将配备“尚未公开但功能强大”的红外探测系统,它最初用于识别弹道导弹攻击,相关技术验证已于2019年完成。未来该无人机具备“在离敌人较近空域飞行的能力”,并能长时间保持高空盘旋。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加强对高超音速导弹的预警能力日益紧迫。

据介绍,高超音速武器能以5马赫或更快的速度飞行,虽然它的速度与中远程弹道导弹大体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飞行轨迹很难预测,“高超音速导弹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机动变轨,使它们更难被探测,也更难遭到拦截”。美国国会研究处今年6月发布的“高超音速导弹防御报告”显示,高超音速武器的机动能力和较低的飞行高度,可能会对美国现有的导弹探测和防御系统构成挑战。例如受限于地球曲率,大多数陆基预警雷达在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末段才能发挥作用,这将极大压缩防御方的拦截时间窗口。

报道还提到,目前装有吸气式发动机的高超音速武器正在研制中,但日本最关心的是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导弹——日媒特别指明中国“东风-17”和俄罗斯“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是“主要威胁”,为应对它们需要新的探测技术。报道描述称,例如“东风-17”使用弹道导弹将DF-ZF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推进到5马赫的高速,然后滑翔弹头自行分离,沿着机动轨道精准地命中目标。

“全球鹰”还是“死神”?

日本防卫省正计划利用多架无人机持续监测空域,并将收集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虽然日本媒体没有具体说明执行这类侦察任务的无人机类型,但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订购了3架RQ-4B“全球鹰”Block 30型高空侦察机,其中第一架于今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尔姆代尔首飞,第二架RQ-4B于6月24日进行了首次飞行。据介绍,“全球鹰”能在两万米高空持续飞行超过32小时,将是探测高超音速导弹的合适候选机型。但问题是“全球鹰”的采购价格动辄上亿美元,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日本也只订购了3架该型无人机,“可能难以提供所需的覆盖范围”。

日本的另一个选择是MQ-9“死神”无人机。这种价格相对便宜的无人机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战场上大规模应用,技术很成熟。报道称,美国导弹防御局一直在研究将无人机用于探测敌方弹道导弹,包括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导弹。美军使用特殊配置的“死神”无人机进行过测试,该机配备有红外跟踪传感器和激光器,以及精确跟踪和分辨算法。2016年在夏威夷附近进行的试验中,两架“死神”成功探测并跟踪了一枚弹道导弹靶标。

报道称,这种探测、跟踪高速威胁和“三角定位”的方式,与日本现在设想的方案类似。这要求使用至少两架无人机才能通过数据融合,定位目标并确定其飞行轨迹。此举意味着在必要时,需要保障两架或两架以上的大型无人机在不同空域全天候飞行。即便得到美国提供的技术支持,日本要保持如此庞大规模的无人机群也不是件容易事。

拦截也是难题

日本对高超音速导弹的预警并不仅限于依赖无人机。因为红外传感器存在局限性,容易受到大气条件的影响。美媒透露,日本政府还试图建立一个监视卫星星座,它将由大量低轨小卫星组成。该星座可能与美国的“多层空间感应网络”计划类似,利用数百颗小型卫星探测和跟踪敌方的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认为,日本政府相信,一旦能发现并跟踪高超音速武器,就可以“真正击败它们”,包括使用拦截导弹、超高速炮弹、激光武器、电子攻击系统或这些武器的相互搭配。

不过,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专家张学峰10日表示,美媒对于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设想过于乐观了。目前日本的高超音速导弹预警系统还只是处于设想阶段,尽管部分技术已经成熟,但整个系统何时能研制成功并列装,还是未知数。此外,要对高超音速导弹进行拦截也绝非易事。因为它能实施大幅度机动,对拦截导弹的要求非常高。美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防御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导弹,研制中的滑翔段拦截弹(GPI)甚至才处于概念研究阶段。用于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超高速炮弹、激光武器也都没有现成的型号。至于日本,更是缺乏独立研制相关武器的能力。换句话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即便日本耗费巨资发展出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预警系统,如果遭遇袭击,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挨炸。(李强

(来源:环球网)

相关新闻
俄媒:S-500实弹试射成功期待列装,低轨卫星高超声速导弹均能拦截

【环球网军事报道】俄罗斯红星电视台8日消息,S-500“普罗米修斯”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实弹发射测试获得成功,(俄军)期待接装该防空系统。 早前俄方公布的S-500发射车效果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日援红星电视台消息报道,目前,俄空天军防空部队现代化武器的占比已经达到84%。S-500入...

火情就是命令!官兵齐心扑救山火

5月9日上午10时许 云南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大沙坝山附近突发森林大火 接到扑火救灾命令 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迅速响应 600余名官兵紧急转入战位 火速开赴火场一线执行扑火任务 副营长刘克武带领侦察组先头行动 利用无人侦察机勘测火场形势 与地方救援力量共享情报资料 为指挥组安排部...

日媒:非对称战争颠覆传统对抗形式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19日文章称,就在阿塞拜疆军队使用的土耳其产TB-2无人侦察机刚刚锁定对手的地面目标之时,另一架低空掠过的自杀式无人机随即将目标摧毁。 2020年9月到11月的纳卡冲突打破了30年的胶着态势,无人机战术的运用无疑对阿塞拜疆大胜亚美尼亚产生了巨大帮助。从低空...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美军无人机午夜侦察南海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官方微博1月13日消息,13日午夜刚过,美海军1架MQ-4C无人侦察机进入南海活动,作业至上午8时许离开。 自2020年12月以来,MQ-4C在东、南海的活动频率大幅增加,2021年无人机很有可能成为美对华抵近侦察的一支新锐力量。 (来源: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韩国军方确认自美国购买的两架“全球鹰”无人机出现漏油等问题

当地时间21日,韩国军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证实,韩国自美国购买的四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当中,有两架都出现了问题;其中一架的起落架出现了漏油问题,另一架则是出现了与核心控制传感器相关的问题。韩国军方目前正在向“全球鹰”的制造商——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