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为了胜利 义无反顾
■丁晓春
黄继光(1931-1952)牺牲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是朝鲜中线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黄继光所在的六连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必须对敌阵地上的火力点和地堡进行爆破。连队接连派出的爆破组,都未能完成任务。天色渐渐亮起来,如果不能迅速消灭前方火力点,夺不回高地,将影响整个战斗。关键时刻,黄继光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使用完最后一颗手雷、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黄继光艰难爬行10多米后,猛地站起来,张开双臂,纵身扑向正在疯狂吐着火舌的敌机枪口,用身体牢牢地封堵住敌人碉堡上的射孔……敌人的机枪哑了,志愿军官兵乘机发起反攻,一举夺取了高地。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黄继光参军入伍时,因为个头小差点被拒之门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战士,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示出极不平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入伍之初,黄继光就立下立大功、当英雄的宏愿。刚上战场,他因为被分配当通信员而情绪低落,指导员用马蹄表作比喻,让黄继光明白了“少了谁都不行,谁都重要”的道理。当他得知毛主席的警卫员张思德也曾是通信员时,一种荣誉感和英雄气不由在心中升腾。在看过电影《普通一兵》后,黄继光在日记中写道:“我愿意向马特洛索夫同志学习……敌人的地堡,假使炸不掉时,我也有决心把它那个枪眼堵死。”
在战场上、在紧急关头、在危难时刻,革命军人就是要挺膺担当,有舍我其谁的豪气、有敢于胜利的勇气、有奋不顾身的胆气、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
黄继光牺牲后,又相继涌现出多位“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据志愿军第15军《抗美援朝战争战史》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事实上,他们没有搞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战士会如此英勇顽强,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让敌人不解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其源头在哪里?从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中可以找到答案:“如果我牺牲了,亲爱的母亲,不应悲痛,要明白儿的志愿,是为了祖国的将来和人民的和平幸福。”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在得知儿子牺牲后也说:“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在志愿军官兵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是祖国和人民、和平和正义。为此,他们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强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牢记英雄事迹、赓续英雄血脉,当那一天真的来临,要像黄继光等英雄模范那样,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了胜利能够奋不顾身,做到敢打必胜、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