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
以光荣的胜利
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
金钟元、马英、刘奇 三位航空工业 离休干部
受邀来到航空工业沈飞
……
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时光易逝,老人的身躯已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矫健,耳朵已近失聪,只有胸前的一枚枚勋章诉说着他们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参观时,老人们都不怎么说话,但看到老人们见到一列列战鹰时眼里的光、竖起的拇指、依然坚定的军礼,让人忍不住猜想,他们是否又回想起昔日的峥嵘岁月。
我要到造飞机的地方去
“我主动向组织申请,一定要到朝鲜战争的前线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22岁的小伙子金钟元不顾身体伤病,于1950年8月第二次主动参军,10月第一批入朝,参加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屡立战功。
“有一次,我在睡觉的时候遭遇敌空袭,炸弹就落在我旁边的防空洞,后勤部林积坦处长就是在那次空袭中牺牲的……”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了。他的儿子告诉记者,老人特别思念他往日的战友,时常带着家人拿着鲜花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看一看,和战友们说一说话……
“我要到造飞机的地方去。” 正是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因为遭遇敌方空袭,牺牲了很多志愿军战士。在转业时,金钟元拒绝了东北局组织部拟安排到政府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沈飞,走上了航空报国的道路。
在沈飞工作期间,从组织开展重点型号攻坚 到为了产品11次“进京”,再到编制第一部《沈飞质量管理手册》 ,金钟元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竭尽全力,为的就是人民空军能尽快赶超世界一流!
“我的选择是对的。” 采访中,这一句话总是被老人反复提起。
“你们要继续发展,多做高质量的好飞机啊。”
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在朝鲜,受敌人空军的气太多了。” 马英14岁参加革命,1950年10月赴朝作战。最惨烈的时候,他们连仅剩下6个人……1951年11月回国后,他在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
在学习中,他也是拼了命的。“在地面受欺负,我要拼命练好了,回去再和敌人在空中干一干,再打一打。”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在飞行训练中表现突出,他被苏联教官委以另一项重任:作为教员为祖国培训更多的飞行员。使命神圣,但没能回去和敌人在空中拼一拼也成为了马英老人最大的遗憾。
“哎呀,是你啊!”在参观中,见到“老朋友”歼5飞机,马英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角的热泪。他紧紧地握着飞机航炮,久久不能平静……曾经3000余小时的空中共处,数十载后再次相遇,其中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倾诉。
采访中,老人忽然说了一句晦涩难懂的话。他的儿子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道,老人说的是一句朝鲜语,是进朝鲜前领导教给他的,翻译过来是“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鸭绿江过来的。”就是这一句话,70余年过去了,老人还清晰地记着……
“希望咱们多出好飞机,好好飞,一定要赶超一流!”
沈飞好样的
“当时参军的时候年纪比较小,部队起初不同意,求了好几次才答应。” 1947年,刘奇16岁就参加了革命,18岁就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翼察热辽军区政治部司号班长,参加过解放叶柏寿、承德战斗,荣立三等功两次。1950年起,他先后任空军司令部警卫团司号班长,空军修理部、工程部保密员、空军驻沈阳112厂(沈飞前身)军代表。
“这是新的飞机吗?好啊!好啊!沈飞好样的!” 与飞机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对飞机的了解深,感情更深。
在听到讲解员对“鹘鹰”的介绍后,老人深情地用手反复触摸着飞机,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是双发”“两个垂直尾翼”……“现在真好啊”!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空军,希望咱们多造好飞机,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让祖国的空军更加强大。”
短暂的时间里,感受到老人们深切的“爱国情”“航空情” 。一个个事迹令人感动,一句句叮嘱催人奋进。
诞生在抗美援朝烽火硝烟中的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来砥砺奋进、开拓前行,实现了航空武器装备从第三代到第四代、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从中小型到大中型、从填补空白到体系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的“七大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会永远记住您,也请您放心,航空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姿态,开拓进取、奋勇向前,为实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 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来源:“航空工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