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一抔热土一抔魂——探寻永不褪色的琼崖红色记忆(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波澜壮阔犹记战旗红

采访团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聆听讲解

巍巍青山,铭记不朽英魂。一条公路在两旁绿韵汩汩的山林簇拥下,向着母瑞山最高峰南牛岭的山脚延伸,采访团沿路到达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这里是琼崖纵队的根据地,被誉为“琼崖革命的摇篮”。1928年3月和1932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围剿”,在琼崖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两次成功保留革命火种,创造了海南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母瑞山俯瞰图

山川钟灵毓秀,立于其间。今天的我们已经难以寻觅当年鏖战的鼓角相闻与战场的血雨腥风,纵然岁月流逝,这千秋气节穿越了山风与岁月,述说着琼崖红军的铮铮傲骨与不朽功绩。

访团聆听红色娘子军庞琼花后人庞启江介绍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红色娘子军,是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一份红色记忆,伴着脑海中浮现的影视作品中的形象,采访团来到红色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市南门的街心公园,这里矗立着著名的“红色娘子军”雕像。

“红色娘子军”雕像

雕像中,一位少女战士背着斗笠,昂首向前,柔美而坚毅。1930年,她们拿起武器投身充满血与火的解放斗争,诞生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三团女子军特务连,也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前后存在了500多天,参与大小战斗50余次,巾帼不让须眉。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战功镌刻,后人铭记。正如雕像碑文上强调指出的:“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合作抗日,同仇敌忾。进入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迎面就是一尊琼崖抗日独立队战士的全身铜质铸像,战士手握长枪、背着弹夹,目光坚毅,铸像基座正面刻有徐向前的题词:“琼崖抗日先锋。”

采访团一行聆听讲解

1938年12月5日,在此进行的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从此,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采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成为琼崖抗日先锋的中流砥柱。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跟着电影学党史|重温光影里的红色记忆

现场精彩纷呈,趣味横生 一起来看看吧~ “初心影院”授牌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为多形式传递、弘扬党的精神,营造浓郁的“红色”氛围,湖里区在中影数字梦工坊(厦门)影城和华美首星影城试点打造“初心影院”。 中影梦工坊(厦门)影院和华美首星影城打造红色主题影...

探寻红色印记 见证时代发展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高速看中国】探寻红色印记 见证时代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青银高速东起青岛,西至银川;包茂高速北始包头,南到茂名。这两条路一横一纵,沿途经过西柏坡、延安和湘江战役等革命旧址,承载着“红色记忆”、见证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和光辉足...

翔安老游击队员许宗怣借贩马之名转移革命人士

翔安红色记忆系列连环画《许宗怣的故事》。   1949年,许宗怣参加攻打莲浔盐兵战斗,负责运送军需。   台海网4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红砖瓦,燕尾脊,一座典型的闽南红砖古民居,隐身于错落有致的小洋房中。较于周边崭新的洋房,它是一处特别的存在。许厝131号位于翔安区内...

建阳区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奏响时代强音”主题采访活动

台海网4月18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近日,南平市建阳区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奏响时代强音”主题采访活动,从身边寻找红色故事,收集党史学习教育的地方素材,通过对离休干部、在乡复员军人、革命“五老”等进行访谈,了解党的奋斗历史,探寻红色记忆,先后采访了16名老战士,年龄从75岁到104岁不等。 记者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走进抗战老兵的家中、走进档案馆、走进英...

漳州芗城区:传承红色记忆 共建幸福城区

▲古城音乐团乐队现场表演吸引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南台社区党总支部与挂钩单位区党工委、社区在职党员共同在省委旧址开展“学习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华南社区举办“你我互相帮 邻里一家亲”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西桥社区党总支与市、区直机关党员志愿者学雷锋庄严宣誓 ▲延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