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百炼成钢丨第三十五集 闪亮的名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荔枝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955年,一封来自美国的求救信,避开了美国特工筛查,被辗转送到周恩来手中。写信的,是钱学森。此时的他,已被美国政府拘留长达五年之久。原因是,这位已名满美国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一心希望归国参加伟大建设。他在信中写道,包括郭永怀在内的许多海外同胞,“欲归不得”,他们“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

  科学家们的归国之路为何如此艰辛?他们唯恐错过的机会又是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后,屡屡受到核威胁、核讹诈。严峻的国际形势下,研制核武器迫在眉睫。1955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泽东强调: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15人专门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两弹一星”,也就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

  钱学森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终于回国。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许许多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也都冲破重重阻碍,放弃个人学术成就的机会,因一个共同的目的,汇聚到一起。

  郭永怀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秘密来到青海金银滩。在这个一度从地图上消失的“禁区”里,开始了为中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的历史。气候恶劣、苏联专家撤出、经济困难、粮食短缺,数十万人共同的决心,却未被动摇分毫。

  1961年7月,郭永怀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人横跨“两弹一星”三个领域,工作异常繁重,常常彻夜不眠。警卫员要为他铺褥子,他却坚持只睡钢丝床,因为这样一翻身就能疼醒,不至于让自己睡得太久。

  一切都在静谧而高速地运转着。

  “五、四、三、二、一,起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见证了历史的人们欢呼、相拥。人群中,我们发现了郭永怀。这短短六分之一秒的镜头,是我们能找到的、他在试验现场仅有的活动影像。后来人们才知道,此时的他已率先投入导弹的研制工作。

  有一年,年幼的女儿过生日,问郭永怀要礼物。这位忙碌的父亲满心歉意,只能指着天空说,那里以后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给你的礼物。

  但,郭永怀却没能等到再和女儿一起仰望星空的时候。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带着一组热核导弹的重要数据,登上了飞北京的夜航班机。第二天凌晨,意外发生了……

  在飞机失事现场,人们找到了两具烧焦的、紧贴在一起的遗体,是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两人紧紧抱住的,就是那份绝密数据。这份用血肉之躯守护的资料,安然无恙。

  郭永怀牺牲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郭永怀参与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他许诺给女儿的礼物,终于出现在了天空里。

  璀璨的星河,见证了科学家们一片赤诚、以身许国的精神。

  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被确诊癌症晚期。他对妻子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党,是国家!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数不尽的闪亮的名字,把人们仰望的天空点亮。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来源:荔枝新闻

相关新闻
百炼成钢 | 第三十四集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1月,毛泽东写于土地革命时期的文章——《调查工作》被送到他的案头。这篇文章因战争原因长期散失,毛泽东称它为“已经30年不见的老文章”,并在上面批写:“看来还有些用处。”为什么这个时候,毛泽东会格外重视调查研究呢?   为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力图在探...

百炼成钢 | 第三十三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震动和思想混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大的波折。这警示人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将难以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将难以进行。   ...

百炼成钢丨第三十二集 走自己的路

这是1956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和前一天的报纸相比,很明显,竖排的文字改成了横排。从此,在中国大陆,传统的文字排版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们也许能从这一打破陈规的变化中,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份的到来。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百炼成钢 | 第三十一集 一五计划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这些画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然而,当画面定格、截图、放大,你会发现接受检阅的飞机、坦克型号五花八门。如此隆重的开国大典,为什么连统一的装备都没有?   原来,受阅部队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后来有人...

百炼成钢丨第三十集 一化三改

“小燕子,穿花衣……,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上世纪50年代,一首电影插曲传唱大半个中国。   “大工厂”“新机器”正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就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留下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各方面都取得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