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80年,我们传唱的是什么?
在电影《音乐家》中,胡军饰演冼星海。实际上,看惯了胡军演硬汉,突然变成音乐家,让人有点不太适应。
在电影后半段,随着冼星海遭受的贫病交加,他的头发变长,脸色蜡黄,眼神忧郁,胡军的表演也渐入佳境。
最让人触动的是文章开头那一幕。一边是激昂的《保卫黄河》,一边是倒下的音乐家。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都处于战争中,他们的音乐家可以用音乐鼓励自己的同胞,而冼星海却被隔在边境线之外,他也时刻惦记着女儿妮娜。
视频截图:电影《音乐家》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激励着中国人民的斗志,而另一首《阿曼盖尔德》,也激励哈萨克人民为抗击法西斯而战。
80年过去,人们接触的音乐数不胜数。《保卫黄河》成了众多合唱比赛中的常见曲目,和其他曲目相比,它难度高、节奏快。
近年来,还经常有人恶搞《黄河大合唱》,在晚会、综艺节目中出现。在有些年轻人看来,这只是一种解构传统的方式。但在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看来,这是忘记历史,因为《黄河大合唱》是在中华民族最危亡时刻发出的怒吼。
冼妮娜说,在父亲看来,音乐就是投入到抗日战场的武器,音符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她不理解为什么要恶搞,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资料图: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观看演出。供图
但幸好,很多人还记得。指挥家严良堏曾师从冼星海学指挥,在他指挥的《黄河大合唱》视频下方,有网友如此评论:
“不要只听《保卫黄河》,前面的你听了绝不吃亏。”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它,就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朋友,你听过《黄河大合唱》吗?它已经80年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