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题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文件,宣称将聚焦从南亚到太平洋诸岛的印太地区所有角落,强调联盟关系、军事威慑以及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美方号称要加强与盟国的关系形成“综合遏制力”“塑造围绕中国的战略环境”,其用心可谓险恶。这份文件鼓吹过时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注定失败。
操弄乌克兰问题的手还未收回,美国就迫不及待将另一只手伸向印太地区。这暴露出,在世界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内外交困的美国对华的“战略焦虑症”已恶化到何种程度。不过,就连拜登政府高级官员也承认,“我们改变中国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为了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把宝押在了“塑造围绕中国的战略环境”、形成“综合遏制力”上,这才有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四处煽风点火:出访澳大利亚、召开“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外长会、举行美日韩三国外长对话、访问斐济并与部分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等。
很明显,美国正急切地分裂印太地区,妄图打造自己主导的“小圈子”,以此“锚定”自身地位,借他国之力对付中国。讽刺的是,这样一种破坏地区稳定和团结的行为,美方竟在文件中堂而皇之地冠之以打造“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名头。其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做派,无非是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作祟,既无新意,亦无前景,只会收到“口号震天响、应者竟寥寥”的效果。
一方面,比起美国强加的“战略焦虑”,大多数地区国家更关心气候变化、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等问题。在与布林肯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时,斐济代总理海尤姆一针见血地指出,“当美国表示有意退出《巴黎协定》时,我们感到被一个超级大国遗忘了”。而汤加火山爆发后,最先抵达的物资来自中国这一事实,无疑让美国渲染的“中国威胁”更加缺乏说服力。显然,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愿看到中美走向零和博弈,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更不想被当作大国竞争的棋子。和中国的密切经济联系,让这些国家得以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而美国的“印太战略”则忽视了这些国家日益增强的政策独立性,自说自话之余,更与地区人民的心声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在乌克兰局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美国也不可能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印太地区。去年,美国政府为从战争泥潭脱身而从阿富汗撤军的做法,就已让地区国家看清了美国的不负责任。对美国盟友来说,围绕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而引起的纷争也不啻为一记警钟,令法国国防部长不禁感慨,美国如何对待它的盟友,法国看得明明白白。印太地区国家深知,美国的所谓“重返”几乎是一张“空头支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益“焦虑”的美国,正变本加厉地逆时代潮流而动,背地区国家民意而行,严重威胁印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美国的所谓“重返”不但不会带来安全和福祉,反而会破坏地区各国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努力,其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可能殃及世界。印太地区足够大,容得下百舸争流,但不需要兴风作浪的霸权主义。固守冷战思维的美国,注定只会沦为顾影自怜的“孤家寡人”。(王 敏)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