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北极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的突显,北极正成为各国博弈的热点。尤其是美国一直试图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突破口,获取北极治理的领导权。近日美国海军发布新版“北极战略蓝图”,提出了未来二十年美国海军为应对北极航道适航性提升、北极海域战略环境复杂化所采取的战略举措。那么,美国这份新版“北极战略蓝图”与以往的北极战略相比有哪些异同?美国新版“北极战略蓝图”能否顺利实施?就相关问题,我们请军事观察员曹卫东带来他的解读。
主持人:近年来,美国多次发布有关北极战略的文件。比如,2019年美国就发布了《北极战略》《海军北极战略展望》和《海岸警卫队北极战略展望》等文件。最近,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联合签发了《蓝色北极——北极战略蓝图》。那么,这份最新的“北极战略蓝图”与美国以往的北极战略相比有何异同?暴露出美国在北极地区什么样的战略构想?
曹卫东:美国曾经发布过跟北极有关的一些战略规划,但都是由不同的军兵种或不同的政府部门发布的,和这次发布的“北极战略蓝图”情况不一样。这一次,由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联合签发的“北极战略蓝图”,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由美国海军在北极显示美国的存在,如何加强美国的军事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它不同的军兵种在北极有着不同的利益。和以前情况相同的是什么呢?相同的是,美国在北极地区要展开大国的竞争,目的都是要由美国来掌控北极这个区域。本来,北极应该是全人类共有的地域和资源,现在随着气温的上升,和北极航道的开通,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战略上的重要性也大大提升。
资料图:美国军舰在北极海域进行补给作业(中国军网)
主持人:这份“北极战略蓝图”提出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应对“蓝色北极”带来的挑战、保障美国在北极长期利益的三大战略举措,包括维持在北极的长期存在、强化伙伴关系、加强美国海军的北极行动能力等。曹老师对这些举措有怎样的解读?
曹卫东:美国公布的北极战略蓝图里边内容很多。第一点,它要维持在北极的存在,建立常驻部队,加强演习和军事行动,对美国的海军,还有其他的军兵种,包括海岸警卫队要进行整合,能够统筹行动。
第二点,它强调要强化伙伴关系。毕竟在北极的周边有八个国家,美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它要和它的盟国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它认为,仅仅靠美国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是不够的。
第三点,要加强美国海军在北极的行动能力。比如,它现在的破冰船就不多,它的很多装备还不能适应北极这种极寒地区的环境。比如,核潜艇上面有一个设施叫围壳,一般来说,围壳上面有水平舵。可是,在北极地区,由于水平舵是很难浮出水面的,所以就需要把围壳舵安排在潜艇的下面,所以它要在装备上进行改进。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人员。过去在北极地区,美国只有少量的特种兵,和少数在北极活动的人员,进行过寒区训练,现在它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还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都是美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资料图:美国“托莱多”号核潜艇在北极破冰上浮(环球网)
主持人:曹老师对这份举措总结出了三个“强”,加强军力部署、强化伙伴关系、增强行动能力。您刚才也提到了装备建造的问题,要经略北极,拥有适应北极气候和地貌条件的相关装备必不可少,但是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极地装备远远落后于俄罗斯,那么接下来美国海军将如何着手去做呢?
曹卫东:在落实这个计划的时候,我想,美军可能会从两方面来着手。
第一,如何利用现有的装备在北冰洋这个地区进行更多的活动。过去,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海军第二舰队实际上是被撤销了,但是因为俄罗斯北方舰队大部分在北极地区或者北方地区活动,所以美国后来又专门恢复了第二舰队。我估计,随着北极航道开通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个区域的军事博弈越来越激烈,美国的第二舰队可能会有更多的舰艇和飞机,包括军事人员会在这个区域出现。
第二,美国也可能会建造一些大吨位的甚至是核动力的破冰船,来加强它的军事行动能力。而且还可能在北极地区建造新的码头,这样就可以驻泊大型的舰艇,并对其进行维修、保障,包括一些弹药储存还有人员住宿,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基础建设。
主持人:您觉得,美国海军在推行这份“北极战略蓝图”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呢?
曹卫东:美国的军事战略是全球部署和前沿威慑,这就面临着人员和装备的数量不足问题。虽然美国的国防经费现在已经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世界第一。这么多的经费,完全可以维护自己的安全。但是它的战略是要威胁别人,它要把这些兵力和人员都放在别人的家门口去。
而地球这么大,美国的兵力就显得不够用了。况且地球上70%都是海洋,美国的海军怎么能够布置到这么大的范围里边呢?这样的话,它就需要建造一些装备,而且这些装备还要适合北极地区的环境和条件,这么多的现代化装备都要适应北极寒区的条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这些装备的改进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大量时间的。
再有一方面,就是人员。因为人对寒区的适应能力也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比如说会发生冻伤问题。普通人员即使不到北极圈,靠近北极圈的区域都有可能会把指甲盖给冻掉,或者是把人员的面部给冻伤。在北极零下40到零下50摄氏度的地方,美军的人员如果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恐怕这种非战斗减员也是少不了的。这些,都是它将来要在北极地区发挥它的军事作用时,即将面临的一些困难。
主持人: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海军在经略北极时,面对的重点和难点都围绕着人员和装备这两点。在美国海军发布“北极战略蓝图”之后,有的网友也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说美国海军此时发布“北极战略蓝图”,是特朗普给后任留下的战略规划吗?这一规划接下来能否得到推行,还是说只是一纸空文?
曹卫东: 这份蓝图发布之后,拜登会不会继承呢?我认为,他可能要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这份蓝图毕竟是为美国的海军制定的,而且时间节点是20年。
当拜登入主白宫以后,他的对外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他和俄罗斯的博弈会不会发生变化?他认为美国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哪些区域?他也许会认为是在中东,或者是阿富汗,或者是亚太,也许是欧洲,可能他并不认为是北极。如果他这样认为,美国可能就不会在北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或者是财力。
但是,如果他的看法是和特朗普一样的,为了所谓的美国利益,为了美国的霸权,他要全方位地和俄罗斯进行这种争夺,他就有可能把这份蓝图继续贯彻下去。
主持人:您认为美国这份“北极战略蓝图”将给北极地区的安全局势带来什么影响?未来如果美国推行这一战略,像俄罗斯、加拿大、丹麦、芬兰等其他环北极国家会有怎样的反应?
曹卫东: 北极地区的国家有八个,美国会拉着一些北约成员国,比如加拿大或者挪威这样的一些国家,在军事上采取更多的行动。我们都知道,目前在北极的西北航道上,美国和加拿大占的区域比较多,而俄罗斯作为北极周边区域的大国,在东北航道上占得区域比较多。所以在和平使用北极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未来很可能会发生冲突,其他周边国家也会被卷入进来。
因此,未来如何和平利用北极,如何不使北极军事化,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国际社会要尽量减少北极的这种军事冲突和军事烈度,而让北极更多地为人类和平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主持人:美国以竞争为导向的北极战略,势必会加剧北极的军事化热度,增加北极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今后,在北极的气候变化、航运、资源开发等公众议题上,还是需要各国的群策群力。(记者 胡铖铖)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