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激光制导训练弹(蓝色弹体),水泥炸弹与此类似,除内部载荷换为水泥外,外形、尺寸和质量均与实弹完全一致。(美空军官网)
“水泥炸弹”曾为训练用 宣传意义大于实战意义
除“飞刀导弹”外,水泥炸弹也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无炸药”武器。水泥炸弹的历史由来已久(美军曾在二战中使用过水泥炸弹攻击日军目标),过去主要用于空军空投炸弹训练。内部填充有水泥的水泥炸弹在重量、外观和弹道与普通炸弹都十分接近,是一种理想的训练弹药。与实弹相比,水泥炸弹更加便宜,只要不被砸坏,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重复利用,美军战机在日常训练中也主要使用水泥炸弹,以控制训练成本。此外由于水泥炸弹不会爆炸,战机飞行员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投弹精准度的变化。水泥炸弹主要依靠动能毁伤目标,以一枚重50克的鸡蛋为例,从25楼(高度)扔下就具备致死级别的威力,重达数百千克的水泥炸弹更是不在话下。
水泥炸弹再次重返战场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的美军在伊拉克北部执行的“禁飞区”巡航监视期间。美海军将“铺路”激光制导炸弹换装Mk82训练弹头,并用混凝土填充物代替原先的90千克高爆战斗部,制成“水泥炸弹”。这种炸弹命中目标后不会爆炸,只会像“混凝土铁锤”一样依靠动能将目标砸碎。但由于此前缺乏使用经验,这种水泥炸弹在实战中暴露出的缺点是,有时会发生“跳弹”现象,还是有一定概率会误伤周围平民目标。但制导和控制技术进一步改进后,水泥炸弹的打击精度取得较大改善。
为确保任务成功率,美军战机通常需投多枚水泥炸弹,而使用传统炸弹只需1至2枚。图为F-16连续投放4枚训练弹。
据法国空军统计,2011年,法国在针对利比亚的空袭打击中,投弹总数中有超过30%是水泥炸弹,这些水泥炸弹主要用于在闹市打击定点目标,基本上没有造成平民伤亡以及误伤法国支持的利比亚民兵武装。不过,从单纯效费比角度看,加装精确制导装置的水泥炸弹的成本并不比普通精确制导炸弹低,为确保任务成功率,美军战机通常需要投下多枚水泥炸弹,而使用传统炸弹只需1至2枚。可见水泥炸弹的人道主义宣传意义要高于其实战意义。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无炸药”武器在未来战争(尤其是“定点清除”行动)中的使用频率可能会逐渐增多,但由于其使用条件较为严格以及作战效果较为有限,很难会撼动传统(炸药)武器的地位。(文/黄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