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环球军事  >> 正文

穿越机:高速来袭的战场利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国防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穿越机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无论是竞速赛场上的潮流装备,还是冲突地区战场上的作战利器,穿越机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人机中的“空中F1”

穿越机,是一种高速、敏捷、不易被干扰的无人飞行器。与大多数无人机采用遥控设备、软件终端或自主控制等方式不同,穿越机采用FPV控制技术,俗称“第一视角”,即在穿越机上安装摄像头和传输设备,将拍摄到的视频等信息实时传输给飞手的头戴式显示器或视频眼镜,由飞手对穿越机进行遥控操作。

穿越机的一般时速在150千米以上,竞速用穿越机的最高时速可达230千米,且具备瞬时加速能力。早期的穿越机主要用于竞速活动,穿越机竞速、电子竞速和机器人格斗并称为三大智能科技运动。借助“第一视角”,飞手和观众能够体验到坐在驾驶舱中急速飞驰的感觉,有飞手将其形容为“灵魂出窍”,穿越机竞速因此也被称为“空中F1”,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F1赛车。

战场上的创新性应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人类千百年来的战争实践表明,速度不仅是衡量武器装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撬动胜利之门的重要支点。穿越机与无人机相比,独具优势的“第一视角”与高速性能,使其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近年来的地区冲突中,由穿越机改装的自杀式作战装备,已经成为冲突双方争相使用的“神秘杀手”。穿越机凭借小巧的体积和灵活的操作性,在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后,能够执行复杂危险的战场侦察任务,再装上先进的高能爆炸物,可升级为集突防与毁伤能力于一身的战场利器,不仅能够攻击坚固工事,还擅长对高价值目标、时间敏感目标进行猎杀,加上造价低廉,在熟练飞手的操作下,完全可能取得较高的效费比。

据报道,在去年底的一场地区冲突中,由3架加装自杀式简易爆炸装置的穿越机,向一辆BMPT-72“终结者”坦克支援车发起进攻。第一架穿越机撞向“终结者”坦克支援车车首,但车体前部装甲抵挡住了攻击;第二架穿越机赶到后,撞向正在撤退的“终结者”坦克支援车后部,由于撞击点出现偏差,未造成有效毁伤;第三架穿越机赶到后并未急于发起攻击,而是跟在车后寻找机会。当“终结者”坦克支援车驶入一座公路桥下躲避攻击时,穿越机绕车一圈后,瞄准车体后部防护薄弱的尾部装甲发起攻击,击毁发动机并引爆燃油。这辆“终结者”坦克支援车在3架穿越机的接续攻击下,彻底被摧毁。

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穿越机也不例外。目前,穿越机缺乏远程续航能力,且严重依赖飞手操纵,容易遭到敌方打击。另外,穿越机需要飞手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操作,很难长时间飞行。此外,“一人一机”的配置模式决定了穿越机难以采用 “蜂群”作战模式。尽管如此,作为高速来袭的战场利器,穿越机的实战用途值得进一步关注。(张 翚 陈 朗

(来源:中国国防报)

相关新闻
穿梭在战场的“毒蜂”:穿越机在俄乌冲突中大显身手

在持续不断的俄乌冲突中,各种新武器与新战术接连登场,令人眼花缭乱,在众多参战武器中各种无人装备表现突出,大量消费级无人机广泛参战引发关注,近期,穿越机(FPV)的大量使用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穿越机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玩家自己采购配件组装。   拥有战争潜力的...

美媒:“第一视角”功能无人机频现俄乌战场

无人机的使用在俄乌冲突中已经日渐常态化。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日报道,小型、廉价的穿越机,也就是具有“第一视角”功能的无人机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 穿越机,可以看作是具有“第一视角”功能的无人机,操作员通过特制的VR眼镜以第一视角进行操控。 据美国“商业内...

无人机中“战斗机”拍出闽剧酷炫感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杰增、施杰、倪楷霖、林周杰。受访者供图   福州晚报讯 近日,福州4名“00后”凭借视频作品《闽韵流芳》,获得全国大学生影像文化节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全国性奖项。视频片头运用了无人机中的“战斗机”——穿越机,酷炫超燃的画面令人津津乐道。昨日,记者采访了创作团队,他们是来自福建艺术职业学院20级影视编导专业的大三学生。   穿越机与闽剧...

不同视角下领略“中国天眼”之美【图】

跟着穿越机,鸟瞰“中国天眼”↑   晨曦中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5日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2007年立项,2011年开工建设,2016年落成,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启用,2021年3月底面向全球开放。截至2022年7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