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环球军事  >> 正文

港媒:中国未来月球和火星任务将使用核能,动力将是美类似计划100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南华早报》11月24日报道,在中国的太空计划中,将使用核能为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提供强大动力。据参与该项目的中国研究人员表示,正在开发的这种核反应堆已经完成了原型设计,并建造了一些组件,其动力将是美国类似计划的100倍。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起投标,以开发一种10千瓦的核动力装置,该装置要在十年内能够支持人类持续在月球上留驻。

中国研究人员表示,中方的这种核反应堆可以产生1兆瓦的电力,这是美国计划在2030年放到月球表面的类似核动力装置的100倍。

报道提到,参与该项目的两名科学家证实,中国政府在2019年启动这项研究。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启动日期,但是最近完成了一座原型堆的工程设计,一些关键部件已经建造完成。

报道表示,这是中国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被公众所知送入太空的核装置是“玉兔二号”上的一个微型核电池。“玉兔二号”是在2019年第一部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月球车,这个核电池能产生几瓦的热量帮助其度过漫长月夜。

中国研究人员称,化学燃料和太阳能电池板将无法满足载人航天探索的需求,随着人类在月球或火星上的定居点被提上议事日程,预计太空探索将显著扩大,“核电是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报道援引中国科学家的论文表示,尽管中国是太空核动力领域竞赛的后来者,但有多项优势。“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用复杂的制造技术自主生产所有的特种零部件”。此外,中国新的核电厂建设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每年7到8座核反应堆——其中一些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例如,钍燃料核反应堆和高温气冷堆。这种基础设施的增长能让中国在科学数据和人才方面占据优势。【来源:环球网】

相关新闻
2022年五大技术彰显智慧生活新趋势

科技创新世界潮   人间的烟火气千年来始终如一,但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复杂。美国《福布斯》双周刊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列出了2022年五大技术趋势,包括人工智能(AI)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朝数字化和虚拟化加速迈进、无代码革命如火如荼、 对技术开展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日益受宠等。   AI无处不在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近日将择机出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自10月1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21天,先后开展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空间站组合体管理、新上行舱外服启封和测试、在轨医学检查、失重防护锻炼、...

大漠崛起航天人才方阵【组图】

2021年1月29日,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发射成功;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10月27日,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 年初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执行14次航天发射回收任务。伴随着超高密度、超高难度、...

祝融号11月将与欧空局火星快车号进行5次通信测试

据香港《南华早报》消息,欧洲航天局当地时间29日说,根据计划中的测试,自5月以来一直在火星表面工作的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将把数据发送到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航天器上,然后将数据传回地球,传给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分析。 报道称,这5次通信定于11月7日、16日、18日、20日和22日进行,届时“火星快车”将飞越“祝融”号所在的火星表面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