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环球军事  >> 正文

闪光的航迹 ——亲历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和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闪光的航迹 ——亲历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和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当地时间10月18日,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行动航渡途中,中俄舰艇混合编队穿越津轻海峡。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过对马海峡,联演日本海;穿津轻海峡,巡航西太平洋;越大隅海峡,砺兵东海……

  10月上中旬,由南昌舰、昆明舰、滨州舰、柳州舰、东平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起航,奔赴远海大洋。10月14日至17日,编队与俄罗斯舰艇在彼得大帝湾圆满完成了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10月17日至23日,中俄两国海军的10艘舰艇、6架舰载直升机组成联合编队,位日本海、西太平洋、东海海域成功组织实施了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4000海里搏风击浪,两国海军一路航行一路训练一路交流,用务实举措进一步发展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联演和联合巡航这两场硬仗中,收获了经验,续写了友谊,开创了历史,更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航迹。

  

  这次远航是伴随着一场秋雨开始的。10月10日上午,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我们乘坐的大巴车驶入青岛某军港。

  大巴车减速,转弯,再转弯,绕过山头,一座座高耸的舰艇桅杆映入眼帘。令我惊叹的不是辽宁舰的舰岛主桅,而是多座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集成化桅杆。

  “哇!这也太土豪了吧!居然这么多万吨大驱!”“南昌舰、拉萨舰,可是妥妥的网红啊!”从车上下来,随行的军事记者都为眼前的“大场面”惊叹不已。

  “这些055型驱逐舰只是我们支队的部分主战舰艇,因为码头泊位有限,其余舰艇只能停在别的码头了。”前来迎接我们的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政委张勇大校,用略显“凡尔赛”的话语热情地向大家介绍。

  张勇是这次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的中方编队指挥员之一,另一位指挥员是他的搭档——该支队支队长李烈大校。编队的旗舰就是055型驱逐舰的首舰——南昌舰。

当地时间10月18日,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行动航渡途中,中俄舰艇混合编队穿越津轻海峡。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20多年前,当我军校毕业分配到这个支队的时候,最大、最先进的主战舰艇才3000来吨,其他的都是1000多吨。如今,055、052D型驱逐舰成为支队的主力,变化之大真是当年做梦都没想过。”俯视着帆樯林立的军港,李烈不禁感慨万千。

  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支队的装备得到了脱胎换骨、更心换血的质变。一个支队主战舰艇的升级换代,折射出了人民海军转型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当晚,南昌舰顶着夜色冒雨按计划起锚。万吨巨舰夜间出航属于比较危险的操作,但笔者在驾驶室看到,通过该舰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精准无误的定位系统“加持”,水兵们只需盯住一块块大屏幕,就能实时掌握舰艇操纵状态,获取各种数据,精准操纵战舰。

  不一会儿,南昌舰便调转舰艏,朝着黑黢黢的大洋加速驶去。南昌舰2020年1月入列,不到两年时间就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演训任务,尤其是从今年3月开始,6个月时间里3次突破岛链远赴南海、日本海、白令海和西太平洋,在大洋上划出了一条条壮美的航迹。而这次任务,是他们年内第四次走向远洋。

  南昌舰拔锚前,各战区海军参演的昆明舰、滨州舰、柳州舰、东平湖舰已从各自军港起航。这些舰艇,都是2010年之后入列的新舰。派出一支“10后”舰艇编队参加中俄海上联演,体现了中国海军的自信与开放,表明了中俄两国两军牢不可破的传统友谊和战略互信。

  向东,向东。迎着哗哗作响的浪花,南昌舰闪烁着左红右绿的舷灯,在暗黑的海面上一路破浪前行,开启了055型驱逐舰首次出国参加联合军演的帷幕。

  

  在南昌舰驾驶室后方,有个面积不大的海图室,舰艇航行期间这里是舰上最忙碌的地方。副航海长姜雅馨中尉的战位就在这里,她每天都要在海图室工作8小时以上,不分白天和黑夜。

  10月12日凌晨,编队所属各舰鱼贯进入对马海峡。

  对马海峡是日本对马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海峡,属国际水道,各国军用舰艇和飞机可自由通过。姜雅馨指着海图介绍说,对马海峡最窄处仅28海里,是东海进出日本海的主要通道。向南昌舰四周望去,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运输的大都是日本西部城市所需的经济物资。

  清晨,海面上薄雾蒙蒙,7级大风卷起3米高的海浪撞击着战舰,发出砰砰巨响。舰艏劈浪前行,激起的大水花将驾驶室玻璃舷窗盖得严严实实的。南昌舰操舵兵宋佳龙下士稳稳把住方向舵,沿着预定航向高速前进。

图为10月18日,中俄海军联合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联合航渡期间,日自卫队反潜巡逻机对编队进行侦察。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南昌舰与昆明舰、滨州舰、柳州舰、东平湖舰组成的庞大舰艇编队,很快吸引了海峡周边国家的注意。从凌晨开始,日本的“神通”号护卫舰、“天草”号支援舰就一直远远跟着编队。

  “今天有点不正常啊,最关心我们的‘御用摄影师’居然还没出现?”早餐时,南昌舰政委陈维工大校打趣地说。他曾多次率舰航经对马海峡,对周边国家舰机跟踪监视我舰艇的情况非常熟悉。

  大家分析,早上海区雾大,能见度低,不利于航空器飞行,“待天气好转它一定会来的”。果不其然,10时许天气逐渐好转,能见度超过了5海里,“御用摄影师”姗姗来迟。

  这是一架P-1反潜巡逻机,在2公里远处绕着南昌舰低空盘旋,距海面高度约100米,从现场看它几乎是贴着海面飞行。当然,按照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它主动用英语告知目的和航线,并声明不会干扰我们的正常航行。

  “御用摄影师”绕南昌舰飞行3圈,估计照片拍得差不多了,便向编队其余4艘舰艇飞去,套路也一模一样,低空盘旋拍摄。按惯例,第二天日本海上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就会发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过航对马海峡的图片。

  面对外国舰机的跟踪监视,官兵们显得十分淡定,各司其职,一切工作按部署展开,各战位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导航班长吕瑞鹏上士曾20余次远航,他平静地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大国水兵的自信和从容。

  

  10月14日凌晨,中方舰艇编队进入俄罗斯彼得大帝湾领海,与俄太平洋舰队前来接应的一艘导弹艇汇合,并在其引导下驶向锚地。

  彼得大帝湾畔,晨曦微露,海鸥翱翔。墨绿色的海面上,中俄海军参演舰艇在锚地里依次排开,威武列阵,如亲密战友昂首并肩而立。徐徐海风中,南昌舰主桅杆上悬挂的中俄两国国旗迎风飘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次联演双方没有在岸上开设联合导演部、指挥所,尽管双方指挥机构人员不见面、不接触,但中俄友谊可以跨越空间,无线传输。

  “我宣布,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现在开始!”当地时间14日14时左右,演习开幕式在南昌舰与俄海军“响亮”号护卫舰上分别举行。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滨海混合区舰队司令卡班佐夫少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副司令员柏耀平少将作为演习导演,先后通过通信系统分别致辞,用“隔空对话”的方式拉开了联演大幕。

  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文胜大校介绍说,“海上联合”系列演习是中俄双边框架内规模最大的海上演习,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举行9次。经过多年海上联演的磨合,双方在高度互信、深度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较为成熟规范的联演组织实施方法模式,中俄海上联演已成为提升两国两军战略互信水平、增进海军间的传统友谊、锻炼提高海上联合行动能力的稳定合作平台和交流渠道,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这是一次老友的重逢。双方参演舰艇中,中国海军的柳州舰、东平湖舰和俄海军大型反潜舰等舰艇,曾参加过“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多年的交流协作,让官兵们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在俄太平洋舰队有好几个老朋友呢!”中方编队指挥员李烈高兴地说。自2012年起,他6次参加中俄海上联演,2018年还率黄石舰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并勇夺“海洋之杯”项目冠军。

  “看,那是‘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那是‘响亮’号护卫舰……”第四次参演的东平湖舰信号班长、四级军士长唐言志对锚泊的俄军舰如数家珍,向新兵一一介绍舰艇性能。

  联合演习,既是战法训法的互学共进,也是情感友谊的升华加温。经过近10年的磨合,中俄两国海军已越来越默契,逐步从最初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转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阶段。

当地时间10月18日,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行动航渡途中,中俄舰艇混合编队穿越津轻海峡。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当地时间7时30分,中俄双方舰艇编队从锚地出发。自这天起,联演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当天要完成编队通信、通过水雷威胁区、编队防空、编队机动、主炮对海射击、锚地防御等课目。

  “从早上起航到晚上抛锚,我们要在一天时间里完成这么多演习课目,挑战确实比较大。”中方编队指挥员张勇说,演练内容密集,节奏转换迅速,且大部分课目都没有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需要现场导调、临机决策,对指挥员和参演官兵都是不小的考验。

  在完成简短的通信演练后,中俄舰艇组成一字型单纵队开赴演习海域。俄罗斯扫雷舰作为整个舰艇编队开路先锋,迅速前出扫清模拟水雷威胁。南昌舰舰长周明辉大校介绍,水雷虽然是一种老式武器,但威胁不容小视,处理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前面出现浮雷。”俄方指挥舰传来了口令。不一会儿,俄方舰艇和中方东平湖舰依次利用舰炮对靠近的模拟水雷实施打击,成功开辟出一条安全航道。

  刚刚解除水雷威胁,编队防空课目随即展开。俄军多架战机扮演蓝军,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快速接近中方舰艇。由于演习前中方舰艇并不知道蓝军战机的突袭时机、方位和航线,因此这场“背靠背”的防空对抗,是对中方舰艇日常战备训练水平的一次最直接的实战化检验。

  面对“来势汹汹”的战机,中俄舰艇编队迅速摆出对空防御阵形,编织起了严密的防空网,成功抗击多批次空中目标。“在友邻舰艇密切配合下,南昌舰在防空课目中表现出色。”南昌舰副对空作战长周华清上尉说。

  16时30分,演习迎来了最具看点的课目——主炮对海射击。中俄舰艇编队变换阵型,按一字纵队前进。各舰依次使用主炮对海上靶标实施火力打击。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隆隆、火光四射。

  作为人民海军最新型驱逐舰,南昌舰主炮射击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透过望远镜看去,8000米开外的靶标就像个跳跃的乒乓球,若隐若现、上下浮动,能打中吗?许多人都为炮手捏了一把汗。

  而在南昌舰主炮控制室里,指挥仪班长、二级军士长史晓军信心十足,他在主炮战位上服役20年,操纵过多型舰炮,经验非常丰富。他和战友密切配合,根据雷达部门提供的靶船位置信息,利用先进的火控计算机快速解算出射击诸元。

  “瞄点正确,装填好,放!”在他按下发射按钮的瞬间,主炮发出震天巨响,炮弹出膛,首发精准命中目标。

  “在刚才结束的对海射击课目中,我舰试射即命中靶标,后续射击接连命中,取得中俄联演实际使用武器的开门红,充分体现了大家前期扎实训练、团结一心的成果。”累计20发炮弹射击一结束,南昌舰政委陈维工就通过舰广播公布了成绩,全舰官兵深受鼓舞。

  “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既得益于我们主炮性能先进,打击精度有了质的飞跃,也得益于官兵们训练基础扎实,人与武器实现了高度融合。”史晓军介绍,他入伍之初,执掌的双130毫米主炮需要十几个人操作,瞄准耗时长,精度也不高,而南昌舰主炮只需两三个人就能操作,解算诸元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完美印证了“科技就是战斗力”。

  

  10月16日早晨至17日,中俄联演进入跨昼夜联合反潜阶段。反潜是世界性海战难题,也是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演的“重头大戏”,两国海军均派出岸基反潜巡逻机,配合舰艇编队和舰载直升机,开展立体式的联合反潜作业,课目对抗性、实战化程度相较往年大幅提高,这也体现了中俄双方高度的战略互信。

  步入位于南昌舰的中方指挥所,几块硕大电子屏映入眼帘。中俄舰艇编队正在不同海区同时进行反潜,各显控台电光闪烁,红红绿绿的图标在态势图上缓缓移动。官兵们脚步匆匆、面色凝重,气氛显得异常紧张。

  从我国某机场起飞的中方反潜巡逻机,首次经俄领空飞临演习目标海域进行反潜搜索;各舰载直升机依次升空前出;南昌舰、昆明舰等水面舰艇布放拖曳声呐……一连串组合拳打出去,让立体反潜演练高潮迭起。

  在谈到反潜巡逻机、舰载直升机、水面舰艇在联合反潜任务中的角色关系时,中方编队指挥员李烈打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检查,反潜巡逻机如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对疑似目标海域进行定位搜索;舰载直升机则根据需要,对反潜巡逻机定位海域实施‘内窥镜’作业和‘微创手术’,进一步查证确认或排除水下目标;水面舰艇承担长时间跟踪,不断缩小范围并锁定目标,慢慢收网。”

  然而,要在水深不定、面积广阔的海域找到潜艇踪迹,无异于大海捞针。为捕捉这条“大黑鱼”, 中俄舰机编队撒下了一张无形的网——反潜巡逻机雷达、舰载直升机和舰艇声呐声波,在大海里一遍遍来回梳理。

  10月16日深夜,双方开始第二轮搜潜作业。此时寒潮来袭,海上最高风力达到8级,浪高5米,顶风航行的舰艇上下起伏,从驾驶室向前望去,隐隐约约看到大浪一个接一个迎面袭来。

  海域陌生、海况复杂、跨昼夜连续作战等因素,让反潜演练难度陡增,尤其是寒潮导致水温突降,为潜艇披上了一层“伪装网”和“保护色”,让声呐探测变得难上加难。

  大风大浪对直升机起降也是巨大挑战。白天完成数个小时空中搜潜作业的直升机机长谭慎鹏上校说:“舰艇飞行甲板在风浪中摇晃剧烈,直升机降落必须在几秒内判断出波峰波谷之间平稳期,难度相当大。”

  即便是面临重重困难,中方参演官兵依然斗志昂扬,克服大风大浪的不利影响,舰机之间配合默契,战位之间互通信息,捕捉每一个微弱的水下目标信号,在实战化的立体反潜中经受了硬碰硬的锤炼,丰富和检验了战法训法,历练了各级指挥员和职手,积累了决胜未来海战场的“经验值”。

  

  这注定是一次载入中国海军史册的海上远航。

  “海上联合-2021”演习10月17日上午结束后,两国舰艇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各自“打道回府”,而是组成联合编队,浩浩荡荡驶向大洋,开始了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同志们,我们即将开启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编队的后方,锡霍特山脉的群山正在远去。编队的前方,是深海大洋的万里长涛和全体官兵军旅生涯的闪光历程。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共同见证!”就在编队转入联合巡航的关键节点,南昌舰陈维工政委一番澎湃激昂的即席广播动员,在官兵心中久久回荡。

  迎着风,顶着浪,中国海军南昌舰、俄罗斯海军“克雷洛夫元帅”号指挥舰等10艘战舰不舍昼夜一路向东,横跨日本海。10月18日早晨开始穿越津轻海峡,中俄联合编队组成一路纵队,前后延绵10余海里。

  津轻海峡属非领海海峡,各国舰艇可自由通行。此时,天蓝海碧,云卷云舒,面朝舰艏方向,左侧是北海道函馆城市周边的港口桥梁,右边是本州岛起伏的青山。但官兵们没有闲心欣赏这些景致,外国的反潜巡逻机、侦察机、战斗机、扫雷舰等,从中俄联合编队进海峡前就一直伴航伴飞,最多时有8架飞机,有的围着编队盘旋拍摄,有的从我舰外侧低空掠过。

  中方舰艇依据相关国际法,对其进行英语喊话、识别查证和警告驱离,要求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干扰我正常航行。南昌舰值更信号兵张昊翔、卢达两名战士从早忙到晚,英语使用熟练而规范,态度不卑也不亢。

  10月18日晚间,日本防卫省公布了中俄编队过航津轻海峡的信息,并称这是中俄海军舰艇首次通过津轻海峡,日方派出舰机进行了“情报搜集和警戒监视”,一时间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出津轻海峡,进西太平洋,一路向南,越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中俄联合编队一路巡航一路训练,联合航渡、联合机动、实际使用武器、直升机起降等课目在茫茫大洋轮番上演。

  在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上,中俄联合编队组织了实射火箭深弹训练。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和中方滨州舰、柳州舰混合编队,发射数枚火箭深弹,对左前方的靶标进行攻击。公海上响起的阵阵巨响,向外界传递出中俄双方在兵力协调、交流层次上有了新提升。

  10月22日傍晚,中俄联合编队进入大隅海峡,并于次日清晨抵达东海东部的分航海域。至此,中俄海军首次海上联合巡航即将圆满结束。

  分航告别的时候到了!10月23日中午,沐浴着深秋的海风,中俄各5艘战舰分成两列纵队同向而行,未曾谋面的两国水兵在各自舰艇舷边站坡。随着汽笛声响起,双方舰艇编队犹如两条长龙向两边缓缓分开,大家不约而同挥手告别——

  下次任务,我们大海上再见!

  【李唐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新闻
回眸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和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深化务实合作 锤炼实战本领 ——回眸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和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 唐 孙 飞 记者 韩 成 演习中,中方南昌舰主炮射击海上目标。 过对马海峡,演兵日本海;穿津轻海峡,巡航西太平洋…… 近日,中国海军南昌舰、昆明舰、滨州舰、柳州舰、东平...

中俄海军联合编队穿越航行,“国际水道”暴露日本难言之隐

18日以来,中俄海军派出由10艘军舰组成的联合编队穿越日本近海多个“防御圈咽喉地带”,5天之内几乎绕日本列岛一周,引发日本政府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有人说,中俄如此罕见的行动是对美日同盟经常在两国周边海域“为所欲为”的警告。一直鼓吹“自由航行”的美国罕见地保持沉默。直到...

日自卫队前官员质疑中俄舰队绕日本航行 中国专家:日方是否反对美军满世界跑?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一些政客频频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并在海洋问题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25日,这一幕在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上演。面对日方的妄言和质疑,中方专家据理力争,一一回击。 中俄首次海上联合巡航日前圆满结束,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此次海上联合巡航,...

中俄联合海上军演震动日本后,五角大楼也回应了

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美国军方回应了。 据美国“商业内幕”10月25日报道,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当地时间25日在被问及最近的中俄海上军事演习时,他说:“总的来说,我们对军事演习没有意见。我们一直都这么做。” 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 不过他还补充道,“我们将继续与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