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公布的近程激光防空系统想象图
美《防务新闻》网报道称,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美陆军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项目研制的50千瓦级近程激光防空系统原型,在试验中多次出现故障。据悉,故障与电源和热量管理系统有关。这意味着美陆军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发展遇阻。
负责上述项目的美陆军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表示,希望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完成近程激光防空系统原型的后续试验,维修等费用由该公司承担。随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退出。至此,该项目参与方仅剩雷神公司一家。
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属于美陆军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2020财年开始装备驻欧美军的早期型机动近程防空系统,两者均采用“斯特赖克”装甲车。其中,早期型机动近程防空系统使用顶置武器站,以机炮、机枪、“毒刺”防空导弹和“长弓地狱火”反坦克导弹作为打击手段。
此前,受作战环境变化、军种利益等因素影响,美陆军大幅裁撤近程防空系统,仅保留肩扛式“毒刺”防空导弹。近些年,随着无人机和小型制导弹药的迅猛发展以及远程火箭炮、巡飞弹、巡航导弹的普及,美陆军发现其近程防空能力存在问题,因此,加快研制机动近程防空系统,试图以较低成本填补近程防空能力缺口。
客观而言,上述防空系统确有优点。比如,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以激光取代传统机炮、导弹,每次发射成本仅约30美元。不过,机动近程防空系统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能否加强美陆军近程防空能力,仍需进一步观察。
首先,激光武器尚未成熟。激光武器应用的一大难点是能量使用效率低、散热需求大。美媒报道称,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的50千瓦级激光发射器面临冷却和热能挑战。发射过程中,仅有约1/3的能量转化为激光,其余能量被浪费并转化为热量,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上述故障很可能与此相关。如何解决能量利用效率和散热问题,决定未来激光武器在战场上的实际使用效果。
其次,早期型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的设计过于“凑合”。该系统采用的M230LF30毫米链式机炮,前身是航空机炮,在弹道性能、射速等方面都不如专用小口径高炮,虽然可采用智能空爆弹打击小型无人机,但对巡飞弹和巡航导弹等目标打击效果有限。相关研究表明,高射速直接杀伤方式对巡飞弹和巡航导弹的毁伤效果更好。“毒刺”防空导弹和“长弓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的组合,相比美陆军早先退役的“复仇者”近程防空系统,性能并没有显著提升,只不过一定程度增加了反坦克能力。
再次,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的整体思路存在问题。机动近程防空系统是美国防部针对“均势对手”提出的项目,但无论是“高端”的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还是“凑合”的早期型机动近程防空系统,都注重非对称战争下的反无人机、反火箭弹攻击,打击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等的能力有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美陆军和空军之间的军种利益斗争、缺乏近程防空武器系统技术积累、国会与军方的博弈等,而其中,发展思路模糊、设计定位不准是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