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
《联合报》报道称,依据权威消息透露,国际上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几乎列为必备品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并未在台自制潜艇中使用。报道称,潜艇在水下潜航时,主机无法开启,仅能依赖本身蓄电池的电量。如果蓄电池电量耗光,就必须浮出水面或至少也得伸出通气管,才能重新启动主机充电。而目前先进潜艇普遍安装AIP装置,可以极大提高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大潜航时间由原先的不到1周,延长到2-3周,大幅提高水下隐蔽性。报道称,早在十余年前的“阿扁政府时代”,美国小布什政府宣称将向台湾出售潜艇。当时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在“立法院”答复“立委”与记者询问时也曾表示:我方向美国提出的规格需求中,并不包括AIP。
台媒称,有台军官员表示,IDS计划是台首度建造潜艇,技术挑战原本就已经很大,因此为控制风险,决定先不装AIP。此外随着电池科技的进步,锂电池可达到比传统铅酸电池更大的蓄电量,即使没有AIP,水下潜航时间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报道称,台海军近年自制舰艇,都采取“小步快跑”策略,先造一艘原型舰进行测评,再根据实际运用经验来进行后续提升,然后再进行量产。因此如果“国造潜艇”发展顺利,将来进行分批量产之后,再考虑是否安装AIP。
自制潜艇难有“作为”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大陆专家表示,潜艇是典型的进攻性武器。近年来,没有其他国家向台湾直接出售潜艇,这是一个重要共识。台湾将自造潜艇计划称为“自制防御性潜艇计划”有些“欲盖弥彰”。
专家表示,尽管可能会得到美国的技术支援,但台湾潜艇建造前景并不乐观。在所有舰艇中,潜艇的建造工艺是最复杂的之一,不仅需要高抗压能力的钢材,对焊接工艺要求也很高。台岛内的造船厂没有潜艇建造经验可循,自行建造的难度很大。轻者拖延工期,重者可能在建造阶段出现瑕疵,导致噪音超标。这样的潜艇在台岛西部航行,可能整个台湾海峡都能听到。另外,台潜艇从设计到建造,从材料到设备都高度依赖外援,很可能遭遇卡脖子。
专家表示,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台首批自造潜艇即便建造成功,恐怕只能解决有无问题,性能也很令人质疑。特别是在AIP已经逐步普及的情况下,台潜艇仍然未使用这种装置,这将导致潜艇需要频繁露出通气管进行充电作业,在解放军强大的水面、水下和空中反潜网的探测之下,毫无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