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环球军事  >> 正文

“中国标准”名扬苏丹维和任务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通讯:“中国标准”名扬苏丹维和任务区——记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高标准通过联非达团装备核查

  新华社喀土穆5月3日电 通讯:“中国标准”名扬苏丹维和任务区——记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高标准通过联非达团装备核查

  新华社记者马意翀 余磊

  “中国直升机分队的自我维持核查标准是任务区出兵国分队里最好的!我无法想象中国分队的营区设施及各类装备怎么保持得如此之好!”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联合特派团(联非达团)自我维持装备核查组组长阿梅拉在对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进行核查工作讲评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苏丹当地时间3日上午9时30分,联非达团自我维持装备核查组开始按计划对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所属的武器弹药、车辆机械、营房设施、净水设备、办公用品等22个大项、63个子项的29类、近万件物资器材进行全内容、全方位核查。其间,6名核查官对各型装备、各种用具、各类用品逐台逐件逐项进行仔细查验,并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演示。面对中国军人的高标准工作,核查官们频频点头,不时说出“Good”。

  核查结束后,核查小组立刻召开总结讲评会,现场通报维和直升机分队所有装备器材均达到规定标准,完全符合自我维持和执行任务需要,并对中国分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核查项目多、要求严、标准高,我们要把每一次装备核查都当作第一次来对待,一如既往地立好任务区最高工作标准,树立好、维护好国家和军队形象。”在之前的分队核查动员部署会上,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政委陈德辉说。

  据记者了解,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期进入后半程后,长期处于“连轴转”的人员和各类装备都相对疲惫,加上3月份以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沙尘天气增加,装备维修和保养难度比以往增加不少。

  为确保一次性通过核查,直升机分队专门成立核查工作领导小组,干部骨干科学分工、周密部署,全体官兵纷纷叫响“火热工作庆五一”的口号,加班加点进行营房设施、物资器材的清理维护。大到机械装备维护,小到单兵急救包配置,再到消防系统,工作都精益求精,营区上下呈现一片火热场景。

  牵头负责核查工作具体内容落实的军事情报组参谋窦孝宇对记者说:“虽然已有三次相关核查工作经验,但全体官兵工作依然严谨认真,没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松懈。”

  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以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为主组建,配备4架米-171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下设1个飞行连、1个机务连、1个保障连,兵力规模140人,主要承担空中巡逻、战场侦察、人员输送、伤员转运、物资运输等任务。

相关新闻
美军机受到中国激光照射?国防部:与事实完全不符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消息,国防部新闻局今日就“美官员称美军机在吉布提受到来自中国驻吉基地的激光照射”答记者问,称美官员言论与事实完全不符。   记者:美国媒体4日报道,美官员称,美军机在吉布提受到来自中国驻吉基地的激光照射,美方要求中方作出解释。请问对此作何评论?   答:美官员言论与事实完全不符。我们已通过官方渠道对美方的...

维和官兵李欣:在青年时期遇见维和

军人的生活往往是紧张而忙碌的。当中新社记者接通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侦察兵李欣的电话时,已近深夜。彼时的他,还在山区中忙着装运物资。   作为一名“90后”,李欣已于2012年、2014年、2016年三赴南苏丹参加维和任务,三次获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最高荣誉——“和平荣誉勋章”;其中,因其第二次维和工作突出,荣立部队三等功。   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李欣...

前瞻李克强访日:如何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题:前瞻李克强访日:如何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展望此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表示:“将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下一步中日关系发展明确方向”。   “新动力”源自何处?相关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归纳出三个方...

新华社评论员:感悟“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真理力量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题:感悟“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真理力量——二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

永恒的真理 时代的篇章——写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题:永恒的真理 时代的篇章——写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黄小希、罗争光、林晖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真理之光穿越时空。   1818年5月5日,德国小城特里尔,一代伟人马克思诞生。   200年后,世界东方。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