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早幼教  >> 正文

幼小衔接:从细节做准备(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调整作息培养自理能力

  “升入小学后,孩子的作息时间也要做适当调整。”何雅琳校长说,根据学校的作息制度,家长现在就可以对孩子开始针对性训练。比如几点休息、几点起床、几点吃饭都可以和孩子商定,包括早上是用闹钟叫醒还是妈妈喊醒等。

  而吴芳老师说,要让孩子早睡早起,晚上尽量不迟于9点半上床,争取开学后每天7点50分前到校晨读。另外,从学习用品的整理入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玩具、物品;自己穿衣,学会扫地等,以便进入小学后能过上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家长不要只说不动,要为孩子做示范,让孩子边模仿边实践。”何雅琳校长说,让孩子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也需要提前训练。

  另外,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出现不合群的现象,因此,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容忽视。要引导孩子融入集体,学会和同学、伙伴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珍惜时间养好学习习惯

  吴芳老师说,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逐渐脱离对电视的依赖;做事不磨蹭、不拖拉,按规定时间完成该做的事。比如,20分钟内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等一系列事儿,20分钟内完成相对应的某些学习任务。有时间观念,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还要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渠道识字,为入学后的大量识字减轻负担。坚持每天阅读绘本,培养语感,也可进行亲子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吴芳老师说,如果孩子比较好动,不妨进行关注力训练,每天进行静坐练习,以能够坚持15—20分钟为宜,以便开学后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的集体学习生活中。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何雅琳校长说,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包括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等。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她)自己的事;在开始学习前,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一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做其它杂事。

有备无患备齐学习用具

  “大小适宜的书包,高低合适的书桌、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每天削好五六根HB的铅笔,不带图案的软质橡皮擦,垫板一块,这些都必不可少。”吴芳老师说,还可以把带到学校的学习用品写上孩子的名字,以防丢失。

  何雅琳校长建议,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小学生的快乐,二是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学习用品包括:a.双肩书包。书包的选用应轻便、合适,不要太大、太重。书包里的兜不宜太多,免得孩子因找不到东西而手忙脚乱;b.文具盒。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切忌花哨,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c.小闹钟。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d.水壶。孩子容易口渴,要专备一个小水壶(装矿泉水,不要装牛奶或饮料),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和姓名,水壶要实用,不漏水,易打开;e.手帕。备一块小手帕或一块小抹布,用于擦手和擦桌椅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两大习惯 做好幼小衔接

台海网(微博)8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梁张磊/图)昨天、前天,是小学报名时间。宝贝就要上一年级了,作为爸爸妈妈的你们,是不知所措还是胸有成竹?如何才能让孩子实现从幼儿到小学生的顺利转变?   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校长助理洪盈老师提醒说,在剩下的假期里,帮助孩子...

“幼小衔接”准备季家长该如何做

台海网3月6日讯 据广州日报报道(记者高敏华 陈昕宇/文 张宇杰/图)今年,佛山公办小学的招生还没开始,但不少实力强劲的实验小学已经开始接受报名。前日,在儿童活动中心举行的一场“幼小衔接”咨询会上,吸引了过百家长和学生到场咨询。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现在距离9月份小学正式开学还有半年时间,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家长们需要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

幼小衔接重在内在品质培养

台海网8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 实习生 项一?/文 张向阳/图) 明后两天,就是公办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的日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如何让孩子平稳过渡,是家长们最为关心也最为操心的事情。  据记者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细做心理辅导 准初中生多了解新课程

暑假即将结束 家长和学生应根据年级提前做准备—— 暑期快要结束了,除了继续享受奥运赛事之外,学生们应如何更好地利用最后一周时间呢?记者走访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了解到在最后一周时间里,除了调整作息时间及早“收心”、制定学习计划外,家长和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孩子所在的不同年级,做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准备工作。 大四学生先查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