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何厝小学针对孩子们的需求,开设了30多个社团。社团立足“三培”(中华“根”文化的培育,生活情趣的培养,国际视野的培植),相应开设了书法、国画、古琴、宋江阵、功夫扇、舞狮等社团;中式面点、西式糕点、茶艺、绣坊、手工坊等社团;戏剧、高尔夫、动漫、棋社、体育舞蹈、环保、科技等社团。
何厝小学副校长魏潇淼说,学校就是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真正提高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素养,并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
成长中有品有味有根
徜徉在何厝小学,校园里的宣传板报、墙壁、走廊等,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重、悠久的闽南文化气息。
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校”,何厝小学近10年来一直引导孩子们热爱家乡文化。学校开设了闽南童谣、剪纸、陶艺、珠绣、皮影戏、木偶、古琴、茶艺等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闽南童谣融入了学校音乐老师的创作与激情,成为孩子们口中传唱的歌谣,孩子们在唱唱、跳跳、演演中学习闽南语,了解闽南人的文化、感知闽南人的精神;木偶不仅述说古老的传奇,更演绎着童心世界的创意与美好;剪纸,在让孩子学会基本的剪纸技巧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创新力;珠绣,引领着孩子学会穿针引线,回归生活的设计、创造,提升审美、动手等能力……
何厝小学把美育和艺术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崇尚童年的本真,崇尚教育的本质,崇尚民族的本味。崇本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走的是一条返璞归真的教育之路。”在何厝小学校长何雅琳看来,崇本教育就是润养“为人本色”。让孩子了解“英雄小八路”事迹,了解校史,能激发他们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怀;传承队歌精神,弘扬“崇本文化”,能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有品有味有根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