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学新生总有一些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网络成瘾、情感挫折以及一些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政策有关,在大家追求高考以分数为目标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心理素质的养成,另一方面也与自身对心理素质的培植意识缺失有关。
林赞歌老师强调,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磨练的最佳时期,大学新生们需要通过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澄清心理误区,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磨练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学习危机应对的能力。当然,若是遇到心理障碍,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讳忌就医。
第七关 过好实践能力关
大学生活是直通社会职场的一个重要通道。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掌握的能力将直接在社会职场中运用。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职场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历高知识的大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如何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这是十分重要的。
大学生还需要大胆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多出创业成果,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多元化,让自己的青春更富有激情,让自己的生命更富有张力。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为建设和谐社会、富有社会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