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呵护使孩子失去自由空间
陆豪(厦门科技中学教师)
辛苦了一学期的孩子迎来了难得的暑假生活,很多孩子本想好好享受下休闲时光,可不少父母生怕孩子假期贪玩,浪费时间或者学坏,总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假期横加干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受到伤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油然而生。
其实,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非常重要,它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的关键因素。有些家长过分呵护孩子,凡事不肯放手,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渐退化。一些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洗衣服,有的还要打包回家让父母洗好寄来。这样的孩子哪怕学习成绩再好,将来也可能不适应社会甚至被社会所淘汰。
有些父母出于“爱孩子”的考虑,凡事喜欢包办代替,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或者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要站在身后指指点点:“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不行,那样才可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文中提到的这位孩子就是典型。虽然妈妈事无巨细都在为孩子考虑,但孩子却觉得妈妈的管教方式让他接受不了,甚至要和妈妈“短兵相接”,这就是不当教育方式产生的反效果。这样的结果恐怕不是这位妈妈想要的,难道我们不该反思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其实,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样样过问,会让孩子失去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孩子容易引发无助、无能、自卑等心理冲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给孩子自由空间,凡事都替孩子做主的父母,其实是害了孩子。当然,爱孩子是对的,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给孩子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哪怕他们碰几次壁,受几次伤,但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独立生存,如何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地学习中,他们才能够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