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源自父母短视
王中伟(厦门集美中学高级教师)
重男轻女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下的产物,在我们周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严重,根源之一在于女儿将来是“别人的老婆”,不能有“回报”;根源之二是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在从事某些工作的时候没有男性有优势,养女儿“没用”。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平等、关爱已经成为主流价值观,很多人头脑中还有落后的歧视女儿的思想,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哀。
养儿育女是父母的法律义务和人性的天职,不是因为“有用”才养。爱女儿、呵护女儿是父母的责任,小鸟长大了就从窝中飞走了,大鸟并不因为没有回报就放弃爱;爱也需要公平,不能给孩子留下心灵的阴影,阿冰爸爸的冷淡给女儿造成了心理创伤,是做父亲的严重失职。
很多父母对儿子好,其潜意识是儿子将来也会对自己好,但可能使儿子认为父母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而不知道感恩。恰恰相反,女儿因爱的缺失反而对父爱感到弥足珍贵。儿子将来未必有出息,女儿将来未必没出息。阿冰聪明懂事,成绩在班级前三名,将来可能更有前途。
做父母的不能一碗水端平,只考虑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把全部的爱都“投资”在儿子身上,实质是为自己“长远”打算而不顾女儿感受的自私行为,看起来很有“远见”,实则是一种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