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 陈永春集美中学初三年段段长,中学高级教师
厦门集美中学初三年段段长陈永春老师提醒说,走出中考前的迷茫,才能打好中考这一硬仗。
现象 好像都会又没十足把握
陈永春老师说,越是临近中考,一些考生越是不知该怎么复习功课。他们不仅睡不好吃不下,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学习效率也变得低下,理解力、反应速度都变慢。
一些考生表现出在学校他们一切尚能听老师的安排,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但是,放学回家后,他们却常常不知所措,学习上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的感觉是,好像什么都会了,但又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好像什么都要学,但又不知具体要学什么。
另有一些考生表现得更为严重。他们上课听不进去,目光呆滞,脑子一片混乱;到了晚上,还辗转难眠,个别考生还害怕考试,对同学说自己最近都不想来学校上学了。
陈永春老师认为,考前困扰学生的这一系列现象,值得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充分关注。走出中考前的迷茫和焦虑,才能赢得中考这一仗的最后胜利。
探因 多重压力导致学生迷茫
陈永春老师说,学生的迷茫来自多重压力。
首先是目标带来的压力。优生奋斗目标高,希望考上重点中学,所以给自己压力大,每门功课都想得高分,愿望过于迫切,导致患得患失,一旦某次测试成绩出现不理想,心理上就易滋生“万一中考时也这样”的忧虑心态。中等生希望考上一级达标校,但又担心招生名额有限,竞争对手增多,胜算的把握不大。而中下生希望上普通高中,但平常成绩不是很理想,心里着急,每门功课都需多付出,不知该如何在短期内高效提升成绩。
其次是来自家人的压力。家长或隐性或显性的期望,使得孩子担心考不好让父母失望,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再者,还有来自老师的压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中强调的考试形势,或提示的考点如果恰恰是学生没掌握扎实的,因此产生恐慌,害怕失败。
此外,还有来自同学的压力。看到平时和自己不相上下的或不如自己的同学一直在进步,而自己近期的套卷模拟完成不理想,成绩提不上去,就对自己没信心。
支招 平常心态科学合理安排
陈永春老师说,只要带着一颗平常心,科学合理安排考前这十天,压力就会减轻,水平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调整好心态
考前十天不宜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放松。考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调整心态:尽量不去想要实现的目标,只考虑当前怎样复习更有效更适合自己,提醒自己“只要尽力就无怨无悔!”
觉得压力大时,可以与师长父母或亲友沟通,倾诉和疏导都有利于减轻学习的压力;焦虑烦躁时,可以听一些自己喜欢的轻音乐或励志歌曲放松心情,也可以进行适量运动。
调养好身体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刷题,功夫在平时,晚上迟睡只会影响隔天的学习效率。
其次要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如跳绳、慢跑,但运动不要太过激烈,不爱运动的同学也可以散散步或做简单的放松操。
第三要合理安排饮食,少吃脂肪高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特意进补。
合理安排时间
10天的时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复习计划制定得当,复习时间安排合理,学习一定会更高效。
无序复习效率低,而连续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制定具体的学科复习计划十分必要。
考生可以咨询任课老师,听取老师的复习建议,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
夯实基础知识
厦门考纲明确指出,今年命题还是立足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大部分题型难度适中,少部分试题会提高灵活度,靠抓题围题是行不通的。
可见,与其花大量时间做难题怪题,不如把基础知识学好,保证能得分的题绝不丢分。如语文科的古诗文背诵默写、词句解释,英语科的单词、句型,数理化学科的一些公式、概念等,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背记、读写。
重温错题难题
要使学科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重新回顾做过的错题和难题是最可行的办法。大考在即,盲目搞题海战术,只会弄得身心疲惫,事倍功半。而重温错题难题,既可以避免做无效作业,又可以有针对性地补缺补漏。
做好归纳分类
有些学科答题是有一定套路可循的。通过考前几轮的系统复习,考生肯定接触过各类题型,考前不妨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寻找解题的套路,融会贯通,使知识更系统化。
如数学可以看一看典型例题,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化学可以通过联系对比,总结几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