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奇葩校规”的身影在厦门岛内外都已出现过数次,比如翔安某中学曾拟出一份《征求意见稿》,制定出8种将被界定为“学生在谈恋爱”的标准。
这份由学校德育科制定的标准大意为:一男一女在一起、手拉手,或周末不回家两人在校园内、公园里、大街上闲逛,均将被视为“早恋”。
不过导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由于反弹太大,这份《意见稿》最终并没有实施。
再如今年厦门某中职学校规定,一节课只能有一个学生上厕所,第二个去就得扣德育分。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结伴逃课。
此外,集美一所中学要求学生不管天多冷,都得将单薄的校服套在最外面;而在思明区一所中学则规定,男生一律理平头,长度不能超过手指的厚度。
这一系列规定,无不引起学生反感。虽然有些迫于“舆论压力”早早夭折,但有些却依然坚挺。
当年的校规变成谈资
遇上“奇葩校规”,敢于公然站出来抗议的在校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在已毕业的学生看来,当年的那些另类规定却更多地成为一种搞笑谈资。
厦门大学2014级新生黄同学回忆,他在温州上高中时,学校曾出过一个试图杜绝“同性恋情”的规定,也就是把“公然的交往过密”,包括同性之间的交往也列为“特别严重的违纪行为”。
黄同学说,“当时就感觉学校领导电视剧看太多。两男生经常一起上下学算不算交往过密?就算同性感情,也不一定会在公众场合‘交往过密’啊,没必要上纲上线。”
一听黄同学的抱怨,舍友小陈也来了兴致,“很多老师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好像男生女生说句话就是要早恋了。”小陈回忆,他上初中时,管食堂的老大爷一到饭点总站在中间过道大喊:“女生左边,男生右边……你别跟女生坐在一起……”
小陈说,当时就觉得好笑,“分开坐就能杜绝早恋?简直太幼稚了,事实证明,谈恋爱的人就算不让见面也照谈不误。”